澳門街坊總會和群力智庫中心昨日發布 「疫情下本澳中小企營商環境跟蹤調查報告」 結果。(梁啟迪攝)
張淑玲表示,商戶對未來經濟恢復的信心仍抱持觀望的態度。(梁啟迪攝)
梁鴻細建議有關部門需積極增加本澳的經濟活動。(梁啟迪攝)
不少受訪商戶表示,最大的經營壓力來自商舖租金。(力報攝影組攝)
澳門街坊總會和群力智庫中心昨(26)日發布「疫情下本澳中小企營商環境跟蹤調查報告」結果。調查顯示,雖然內地居民赴澳門旅遊簽註已於9月23日恢復,但對商戶的整體生意額的增益影響不大,的受訪商戶表示生意額與恢復通關前差不多,反映本澳整體社會經濟並未因為旅客人數的上升而有顯著增長,要回復疫前的經濟水平,仍需一段較長的時間。
群力智庫中心副理事長張淑玲表示,由於疫情持續時間較長,商戶資金不斷消耗,僅有18.94%的商戶擁有超過一年以上的資金儲備,更有20.64%的商戶資金只有半年以內,頻臨結業邊緣,當中資金少於兩個月的亦有約5.88%,可見本澳營商環境仍處於困難狀況,即使新一份的施政報告當中推出了系列性的經濟措施,但商戶對未來經濟恢復的信心仍抱持觀望的態度。而商戶表示最大的經營困難在於缺少客源和店舖租金,其次是市民消費減少。
她又指,本澳部分商戶對風險危機的認知,應對方式及能力不足,只能被動迎接在不明朗因素影響下的經濟環境的衝擊,無法創造新的營商模式。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若沒有特別的政策扶持,不但有機會迎來新一波的結業潮,本澳失業率亦會再度升高。
街總副理事長梁鴻細建議有關部門需積極增加本澳的經濟活動,例如推出第三輪消費卡計劃、消費有獎或扣減優惠活動等,提振內需,促進及加大本澳經濟的內循環;另一方面亦應把握好自身優勢,擴大本澳不同產業與國家之間的人員、貨品、資金等要素的流動和溝通,擴展本澳中小微企的產業鏈,以加快融入國家經濟內循環,推動本澳的經濟盡快復蘇。
梁鴻細:旅遊業已達生死存亡階段
此外,他又形容本澳旅遊產業已經到達「生死存亡」的階段,而本澳已連續200多天沒有出現新增個案。因此建議當局可與內地部門商議,加強對外宣傳澳門安全城市的形象,並逐步便利申請自由行與出入境的程序;另一方面應同時深化「旅遊+」的跨界融合,推動旅遊與會展、文創、電商、體育等範疇進行結合,配合「旅遊激勵計劃」與優惠平台等進行多元結合,以吸引和增強更多內地旅客的來澳意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