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汪指出,倘要定義「在職貧窮」,首先應對「貧窮線」作出定義,而本澳社會早有聲音提出定義「貧窮線」。(民建聯提供圖片)
「在職貧窮」是一個世界各地都關注的社會議題,不同國家及地區對在職貧窮定義有不同的方法。一般指雖然擁有固定的工作及薪酬,但其工作收入低於政府所定貧窮線的人士;與失業者不同的是,相關人士雖然有獲得因工作而產生的報酬,但金額卻不足以維持一般生活水平。民眾建澳聯盟理事長李良汪指出,倘要定義「在職貧窮」,首先應對「貧窮線」作出定義,而本澳社會早有聲音提出定義「貧窮線」。他表示,今年疫情影響經濟,故物價有所緩和,但不少居民正處於放無薪假或長期開工不足狀態。雖然本澳經濟有逐漸復蘇跡象,但過去亦有不少「打工仔」指出「在職貧窮」問題,認為釐清相關定義能為政策制定提供更科學的理據,以便精準推出扶助措施。
李良汪表示,設定「貧窮線」並非將部分人標籤化,而是以科學數據,為當局在制定相關扶貧措施時,有效掌握本澳貧困人士的數量、研究貧窮的成因,以及對相關情況作出針對性措施,例如以現金扶助、低收入補貼,或以政策助其發展等,令貧窮人士得到相應支援,逐步減少本澳貧窮人口。
部分人月收低於最低維生指數
他引述統計暨普查局《2020年第一季人力資源需求及薪酬調查》資料顯示,從事本澳製造業、食品製造業、製衣業、飲食業、漁農業等的女性僱員,當中不少月收入接近甚至低於最低維生指數,雖然部分人士可申領工作收入補貼,但可以想像其生活壓力仍然不小。部分在職人士收入雖然不處於較低的一群,但面對住屋、扶養家人、日常生活等各類開支,亦同樣承受着巨大的經濟壓力。
香港13年已訂貧窮線
李良汪稱,香港於2013年公布首條官方貧窮線後,開始每年編製報告,更新香港貧窮線及分析貧窮情況。現時香港的貧窮線定為家庭入息中位數的一半,並按家庭人數多寡有不同標準。反觀本澳,由於未有明確定義及標準,一般只能以最低維生指數、工作收入補貼、月收入中位數等作為是否貧窮或在職貧窮的參考,認為難以完全反映實際情況。
就業貧窮人士年齡集中41至50歲
李良汪指出,社會工作局在2005年曾委託澳門理工學院進行「澳門貧困人士生活狀況及援助」的調查研究,並於2006年發布《澳門貧窮人士生活狀況及援助研究報告》,對本澳貧困人士生活狀況、消費模式、致貧成因等作出研究,並評估澳門當時社會援助政策等情況,及探討適合本澳基本生活需求的援助水平;當中提到,低收入僱員當中有一個較為凸顯的因素,是由於相關人士的文化程度低,因此,只能從事低收入的工種,以及一直無法透過工作晉升獲得更多薪酬及福利待遇。其從事的工種主要為工人、店員、自僱人士,以及從事各種臨時性或非技術性工種的人士,而貧窮人士中的就業人士主要集中在41至50歲這個年齡段。
倡推相關職位培訓資助
他建議當局除了以補貼形式扶助,更應推出符合本澳發展需要的相關職位培訓及回歸教育資助,推動中壯年人士積極提升自身技能及文化程度,讓他們可以在就業的選擇上有更多條件選擇;並建議透過數據及政策,協助有專業技能而未能於有關行業發揮的低收入僱員,轉型至配合其所善長的工作崗位,一來可以善用本澳人力資源,讓各行業人才有充分發揮的機會,同時亦可以推動相關人士有更好的發展及收入,改善生活與經濟。
不少因疫情處停薪留職人士求助
他補充,除了收入接近最低維生指數的僱員群體,今年因應疫情關係,該會接獲不少「打工仔」求助,其處於停薪留職或半薪狀態,如以正常月薪計算,部分收入與本地居民收入中位數相近,但若以近一年的實際收入平均計算,部分平均月薪只有數千元,甚至與最低維生指數相近;由於其就業仍在不明朗、不穩定的狀態中,有求助者形容自身情況為「假在職」、「真貧窮」,期望政府加強關注並作出支援。
李良汪認為,政府於疫情期間推出的經援措施,如僱員援助計劃15,000元及消費補貼計劃等,無疑可短暫紓緩相關人士的經濟壓力,但長遠而言需提振經濟才能解決問題,並建議政府就「在職貧窮」展開研究,以便日後透過科學依據制定政策,精準支援有關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