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4月,市政署在內港一帶開展下水道工程時,挖出一支古炮文物。 (文化局提供圖片)
文化局委託專業學術機構就今年4月內港出土古炮進行研究,現已完成初稿。研究團隊認為,古炮埋藏時間約在1889至1933年間,非本地製造,可能通過軍事移防或貿易途徑運至澳門。經初步分析,其質地、形制、局部構結等特徵與澳門各炮台目前所存19世紀中期的英製布隆美菲爾德前膛炮較為相似。該廢棄大炮可能因買賣而被移至內港一帶存放,後因內港填海造地而被埋藏。
根據文獻分析判斷大炮年代
文化局稱,研究團隊運用歷史學、類型學、地層學等方法對古炮質地、形制、出土環境及形狀進行分析,並利用古地圖及《澳門街道命名冊》等文獻,透過內港填海歷程,判斷古炮被埋藏的年代上下限;同時梳理澳門火炮鑄造、貿易以及炮台建設發展史。
文化局續稱,該研究團隊認為,是次出土古炮具有較大的史料與史實價值,有助瞭解澳門的火炮鑄造、軍火貿易、海防和填海史等研究;對以此為代表的澳門古炮進行系統研究,可拓展澳門貿易史、海防史及城市史之相關研究與教學。
是次內港出土古炮研究報告由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所長林廣志教授、中國歷史研究院澳門歷史研究中心湯開建教授、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副所長趙殿紅助理教授,以及其博士生團隊共同完成。文化局表示,未來會繼續深化相關範疇的研究,以及待具備條件時,透過適當方式向公眾展示有關古炮的資料和歷史文化價值。
內港古炮被發現時,文化局已派人到現場對古炮出土物作考證分析。 (文化局提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