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體育局及澳門武術總會主辦,旅遊局、文化局及文化產業基金協辦的首屆「武林群英會」,一連四日活動日前結束。作為本澳開埠以來首次由官方掀頭打造的大型武術活動,體育局局長潘永權總結活動時表示,四天活動達到預期成效,首三天活動約有1.5萬人次進場,認為活動能推廣中華武術和澳門的旅遊形象,並期望市民藉著活動多點鍛煉體魄。
「武林群英會」除了有傳統武術表演和示範及教授、龍獅示範及龍獅體驗、武術論壇、中外武術名家匯演和武術套路比賽等,而重頭戲就包括中外散打擂台爭霸戰、龍獅爭霸、武術龍獅瑞獸巡遊等。外間對這場盛事評價不一,毀譽參半: 鬧的,包括活動所花費的公帑預算、塔石廣場的紙紮場景、活動舉辦時間與奧運會撞期等; 讚的,認為活動涵蓋觀賞、體驗、學習交流的層面,多元豐富。
舉辦時間在暑假, 就如譚司所講可以吸引更多家庭遊客,本地市民亦可一家大細齊參與,「撞奧運」的問題亦只是四年一度,在未來三年都不會發生(如果將來續辦的話)。紙紮場景可以改善、花費預算可以更透明及用得其所,宣傳亦可以更早更廣泛地進行。但筆者認為有兩大核心問題,可以給主辦方及大眾集思廣益,讓這項武林盛會可以持續發展。
第一,是「貼地與離地」的問題。為何要在澳門搞武術活動?這方面可以更進一步對市民及遊客作推廣介紹,讓「武林群英會」跟澳門的關係更深厚,真真正正成為「澳門人的事情」。無論是1954年震驚省港的「吳陳比武」,還是近年代表澳門於國際武術擂台上屢獲佳績的本澳選手,如在亞運會曾奪獎牌的運動員岑寶華、賈瑞等,這些過去及現在的「武術與澳門元素」,都有增加份量的必要。至於活動的性質,比賽、示範、體驗、教授、表演,項目多元,卻未必能否吸引新一代兒童及年輕人的興趣。適當地在傳統加入創新科技,3D、VR、結合武術與街舞、遊戲與影像等,再找來明星演員助陣,與武術大師合力表演,讓群英會更像嘉年華,讓武術變得更親民、更年輕,更好玩,自然更多人樂於參與。
第二,要發展以武術為主題的全新體育旅遊品牌盛事活動,不宜以一般的旅遊活動推廣方式來打造。武術是一種文化,需要長時間培植、支持、推廣,本澳運動員於武術項目的表現達至世界級水平,加上本地經常舉辦各項頂級拳賽,近年學習武術的本澳市民人數亦大幅提升,「武術」二字絕對有潛力在本澳好好發展,成為全民參與的運動與風氣,而不只是四日三夜的「期間限定」式活動。
澳門並非傳統的武術之都,卻有潛力發展成為未來的武術之都。「武林群英會」可以是一個契機,關鍵是如何將「武魂」牢牢地植根本澳,從武出發,帶動體壇、旅遊、電影發展亦不是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