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皮草生產國之一的丹麥,當地水貂養殖場日前出現僱員及水貂交叉感染變種新冠病毒後,政府擔心這種變種病毒恐令未上市的疫苗失效,緊急下令撲殺全境1,700萬隻水貂。然而,在外界激烈的反對聲音之下,此計劃在國會中未能獲得多數議員同意,因此被暫時喊停。當局承認撲殺行動沒法律基礎支持,表示歉意。丹麥頂級流行病學家則批評放任養殖水貂對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威脅,直言水貂極易感染冠狀病毒,儼然病毒的「蓄水池」,一旦感染將以光速傳播病毒。
丹麥「殺貂令」遭到外界激烈反對,在社交媒體上,死貂堆積的圖片已引起人們極大憤慨。(美聯社圖片)
引發此次「殺貂令」的轉折點在於本月3日,丹麥公衛機構「國家血清研究所」所發出風險評估,指在丹麥水貂繁殖場發現五例不同的貂類變異新冠病毒,即「cluster 1-cluster 5」,與非變異病毒相比,該病毒對抗體敏感性降低,截至當時,該變異病毒已傳染給12人。報告認為,「疫情期間繼續進行水貂繁殖會給公共健康帶來重大風險」,包括「影響疫苗有效性」,並給出建議,「與其等待證據,最好立即行動」。丹麥首相雷澤里克森翌日即宣布,撲殺全國超過1,100間養殖場的1,700萬隻水貂。由於該命令是當局直接向水貂養殖戶下達,並未獲得議會通過相關緊急立法所需的四分之三多數票,因而招致激烈反對。
最大反對黨「自由黨」黨魁顏森(Jakob Ellemann-Jensen)質疑,大規模撲殺養殖水貂防疫是否有科學基礎,「同時,這亦剝奪了許多人的生計,且沒有合法基礎可以這樣做」。南丹麥大學法學教授 Frederik Waage 亦向該國媒體 Berlingske 表示,撲殺令是「非法」。其中一個反對重點,是「國家血清研究所」經逾一個月無法找到病毒株變異的證據,丹麥國內外專家懷疑所謂的「變异病毒」是否足够危險到必須撲殺全國水貂。
已有250萬隻水貂遭撲殺
由於難以在國會爭取到四分之三的同意票,撲殺行動於當地時間9日下午已經暫停。據當地媒體統計,迄今約有250萬隻水貂遭到撲殺,意味約有 1,400 萬隻水貂暫時倖存。據悉,養殖場將繼續撲殺感染新冠病毒的水貂,但不會撲殺健康水貂。
雷澤里克森周二(10日)就此事致歉,承認當時疫情緊急下令撲殺,但沒有法律基礎支持。不過,農業官員仍以維持公共衛生的理由,敦促水貂養殖場配合當局的撲殺行動。當局同日提交一份緊急立法草案,以支持「殺貂令」,並提議在2022年前禁止國內養殖水貂。
專家:水貂已成病毒蓄水池
對於「殺貂令」正遇到的阻力,丹麥頂級流行病學家、「國家血清研究所」所長莫爾巴克(Kare Molbak)10日重申,讓水貂養殖業維持下去,將「對國民健康構成太高風險」。他擔憂,隨著政治佔據主導後,捕殺水貂背後的科學爭論將被淹沒,「我認為Cluster 5的問題已得到足够多的關注,但即使Cluster 5突變消失,貂體內還會有新的變異,例如Cluster 6、Cluster 7或Cluster 8。」莫爾巴克直言,水貂已經成為本國新冠病毒的「蓄水池」,「這是一場完美風暴」,「水貂很容易感染冠狀病毒,同時這種動物又大量養殖,一旦感染就會以光速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