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大灣區戲曲節」下月澳門舉行

開啟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新篇章
29/10/2020
20871
收藏
分享
開啟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新篇章
開啟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新篇章

品味嶺南韻味《搜書院》。粵劇又稱「廣府大戲」,是整個大灣區共同的文化遺產,是嶺南地區的文化符號。

裘派名家演繹京劇經典《秦香蓮》,11月6日,著名京劇藝術家孟廣祿,領銜天津市青年京劇團中青年名家帶來京劇《秦香蓮》。

由中國戲劇家協會、粵港澳大灣區中華戲曲協會、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聯合主辦的首屆「 2020 年粵港澳大灣區中國戲曲文化節 」(下稱「 戲曲節 」)將於 11 月 5日至 9 日在澳門舉行,屆時來自京劇、昆劇、豫劇、粵劇舞台上的領軍人物將雲集濠江,共同演繹中國戲曲的精髓和魅力,為澳門戲曲愛好者和市民奉獻精彩的戲曲文化視聽盛宴,並以此為契機把更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向世界。

「戲曲節」的舉辦離不開一個重要背景:澳門是中西文化交流前沿,有著得天獨厚的戲曲藝術發展生態環境和助力中國文化走出去的「硬實力」。

澳門是中國首個上演西方戲劇地方,始建於1860年的「崗頂劇院」(伯多祿五世劇院)是中國第一座西式劇院,其功能延續至今。澳門也與中國傳統戲曲文化淵源深厚,明代著名劇作家湯顯祖,在他的代表作《牡丹亭》中多次提及澳門,並以「大三巴牌坊」為背景創作了多齣扣人心弦的精彩劇目。

戲曲元素愈發融入澳人生活

粵港澳大灣區中華戲曲協會主席蔡安安稱,回歸以來,隨著澳門經濟和文化旅遊產業快速發展,澳門特區政府積極致力於傳統戲曲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工作,並大力支持和推動民間團體參與其中。現時,澳門粵劇曲藝團體超過200個,幾乎每周都有粵劇專場演出,公園、社區等地方亦常見到人們練唱「大戲」。戲曲元素愈發融入澳門人的日常生活,足見傳統文化藝術在澳門的生命力和影響力。此外,為傳承澳門戲曲文化和發掘民間藝術資源,粵劇已於2017年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並在今年出版《中國戲曲志——澳門卷》。

澳門承擔對外文化交流重任

在講好「中國故事」的時代背景下,「澳門優勢」是不可或缺的。2019年2月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確定了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發展定位。可見,澳門承擔著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發展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擴大對外文化交流的重任。

「戲曲節」助力經濟復蘇

首屆「戲曲節」將於11月5日至9日假澳門威尼斯人劇場、金沙城劇場上演。澳門旅遊局局長文綺華稱,目前澳門疫情防控工作持續向好,「戲曲節」的舉辦將促進文旅深入融合,助力經濟復蘇,提升社會各界信心,同時也可以加強大灣區各城市間文化交流,並以此進一步發揮好澳門平台優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葡語系國家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並傳播出去,讓中國戲曲成為維繫海外華人的情感紐帶。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