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堆放大量廢紙皮與廢鐵,卻是等到海事及水務局巡查時才被發現,未知已存放多長時間。 (梁雄業攝)
荔枝碗船廠被評定為法定文物,當局打算規劃成城市級文化設施。 (資料圖片)
2017年7月,本報曾獨家報道過本澳回收業界面對的困境,過去澳門曾有300至400間回收店,到如今剩下不足40間,雖然民眾生產的垃圾不斷增加,提倡環保的澳門卻難有回收業生存的空間。當時,場地不足是業界面對的最大問題,如今,這個問題仍然持續。海事及水務局早前發出新聞稿表示,指日常巡查時發現荔枝碗其中一個船廠堆放了大量回收物品,本報記者實地查看,放眼望去廢紙皮堆積如山,不說還以為這裡是廢紙回收場。
荔枝碗船廠片區於2018 年獲評定為法定文物,但如今卻成為回收業存放廢紙的堆積場。 海事及水務局向船廠佔用人查詢,據了解,由於鄰近地區政策調整和長假期原因,導致大量可資源化的回收物品未能及時作出口處理,因此有回收商借用了荔枝碗相關船廠的空間,以臨時堆放回收物品。局方已提醒船廠佔用人,在未經批准的情況下,不應在船廠範內堆放與准照用途無關的物品,並已要求佔用人作書面解釋及交待相關的跟進和處理工作。
廢紙 廢鐵 堆積成山
本報昨(27)日到荔枝碗視察,發現現場的建築廢鐵、扎好的大件廢紙堆積如山擠滿一地,非常誇張。本報詢問環保物料回收商會理事長黃榮枝回應有關事件,他表示知道有關情況,指目前本澳回收業正面臨艱難處境,令相關問題一下子叢生。
他指出,建材、紙皮類廢品是澳門回收主流,需佔空間極大,目前整個回收業已嚴重缺乏露天的土地放置回收物品。上屆政府曾經承諾撥出焚化爐附近土地作使用,目前土地已平整,相關行政交接卻仍在膠着,業界無土地可用只能將廢品愈疊愈高,或東放西擺。
受疫情影響 回收物流動下跌近半
他又指,目前國內國外回收業市場受疫情影響,回收品的出入口流動下跌接近一半,紙皮主要流入內地,因為疫情沒人接貨,鐵器等則多流至海外,亦因封關問題一再堵截,加上整體回收價屢創新低,整理好的回收品只好覓地放置,當下已遠超飽和,影響市容只能嘆句無可奈何。
最近政府力推城市總體規劃,黃榮枝認為可將回收業一併納入考慮之列,重新就擺放廢品規劃用地,他認為每一個城市都會製造廢物,怎樣處理、回收是政府必須正視的問題,否則日子一長,衛生、市容、臭味等問題便一觸即發。
被評定為法定文物的荔枝碗船廠片區如今被人用來暫時存放回收物。 (梁雄業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