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本澳時間18日早上約8時,全球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人數增至超過2,203萬,超過77.6萬人死亡。(力報製圖)
紐西蘭總理阿德恩當地17日宣布,原定9月19日舉行的大選將推遲至10月17日。(美聯社圖片)
消息指韓國新一波疫情較多年輕人確診。(美聯社圖片)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據Worldometers網站即時統計,截至本澳時間18日早上約8時,全球單日新增錄得超過21.87萬例,累計增至逾2,203萬例;死亡病例新增4,100多例,累計超過77.6萬例。另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網站數據,全球確診人數超過2,180萬人,死亡人數超過77.2萬人。世衛組織每日疫情報告則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7日下午3時59分,全球確診病例達至21,549,706例,當中死亡病例767,158例。
數據顯示,在疫情最嚴重的美國,當地累計確診人數至今增至超過561萬,接近17.4萬人死亡。疫情持續好轉的紐約州,州長科莫指,當地感染率已降至0.7%,是疫情爆發以來最低。他又宣布健身中心只要符合衛生要求,經當局巡查後,最快可在本月24日恢復營業,但只能容納3分1顧客,且顧客必須戴口罩。
另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最新「家庭脈動調查」顯示,自3月13日特朗普宣布美國因疫情進入全國緊急狀態以來,超過一半家庭遭受收入損失。其中黑人和西班牙裔美國人、沒有本科學歷的人和年輕人受到的衝擊最為嚴重。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主任雷德菲爾德曾表示,新冠疫情是美國一個世紀以來遭遇的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
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均僅次於美國的巴西,該國過去一日新增2萬3千多例確診,累計確診人數超過336萬,當中近11萬人死亡。而據巴西衛生部門統計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已蔓延至該國98.7%的城市。至於印度,單日新增則位居全球首位,過去一日新增約5.5萬人確診,累計確診增至超過270萬人,全球排第3。
位於太平洋西南部的紐西蘭,因應當地新冠疫情出現反彈,押後大選4星期至10月17日;總理阿德恩指,有9星期時間讓政黨調整競選活動,讓選舉委員會做準備,亦讓選民相信能安全地參予一場具公信力的選舉,但她表明,無意再延後投票。據報紐西蘭在102天零確診後,上星期起再發現新個案,最新單日新增9例確診;另外累計個案最多的奧克蘭,再次提升警戒級別並延長封城措施。截至目前,紐西蘭累計確診1,631例,當中22人不治。
韓國亦連續第5天出現3位數個案增長,過去一日再多246例,其中社區235例,境外輸入11例。當局表示,本土疫情主要與首都圈教會群聚性感染事件頻發有關,當天新增社區感染病例也主要集中在首都圈。韓國至今累計確診15,761例,另外再多1例死亡,累計死亡306例。據悉,首爾的「愛第一教會」累計超過300例確診,確診數目僅次於「新天地教會」群組。當局警告,若確診趨勢持續,將進一步收緊室內外限聚人數及強制關閉群眾聚集的高危場所。
另外,累計超過9萬例確診個案的烏克蘭,據報該國已有近萬名醫生感染新冠病毒。烏衛生部長斯捷潘諾夫17日表示,截至16日烏共有9,684名醫生罹患新冠,目前共有5,000多個醫療工作崗位需填補,其中傳染病、流行病和病毒學專家空缺較嚴重。
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和財政部長王瑞傑則於17日發聲明,公布該國政府下階段抗擊新冠疫情紓困救助措施,總額為80億新元。王瑞傑表示,雖然本地疫情正受到控制,新加坡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在保證社會安全和可持續的情況下,正在逐步重啟更多經濟活動,但全球經濟狀況仍舊疲弱。為全力保工作、保生計、保企業,政府接下來將從3方面著手穩定經濟,包括繼續支持員工就業,創造新的工作機會;為受衝擊程度最大的行業提供更多支持;在新常態下進軍新興領域,抓住新機遇。截至目前,新加坡累計確診55,838例,累計死亡27例。
至於近日疫情趨向緩和的哈薩克斯坦,除阿特勞州和奇姆肯特市外的其他地區自17日起分階段解除防疫限制措施,購物中心、美容美發店、健身房等恢復營業。另據哈民航和衛生部門的防疫要求,自17日起,中國、韓國、泰國、德國等10多個國家的旅客入境時無需再提供核酸檢測證明,只需填寫問卷調查表和測量體溫。
另一方面,繼馬來西亞衞生機構16日指在吉打州及柔佛州2個感染群組的患者中,發現感染力強10倍的D614G變異毒株後,菲律賓亦報告發現新冠病毒突變株,令人擔心疫情會加劇蔓延。
據菲律賓基因組中心表示,6月起在奎松市收集的少量陽性樣本中,發現G614突變株,但不代表突變株蔓延全國。國際研究人員上月發表研究報告,指G614突變株感染者體內的病毒量更多,加快傳播速度,但沒證據顯示會影響病情嚴重程度。有英國科學家曾指,G614突變株比最原先病毒版本D614的傳染力只是強1.22倍。菲律賓至今累計確診164,474例,累計死亡2,681例。(編輯:盧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