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約奧運的隱喻
07/08/2016
22907
收藏
分享
里約奧運的隱喻
里約奧運的隱喻

巴西里約奧運會當地時間5日正式開幕,全球頂尖運動員在場上較勁,各大國際品牌則在場下辦新品發布會,VISA推出智慧型支付戒指、三星推出奧運特別版手機,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則與三星合作,推出虛擬實境(VR)轉播節目,民眾若想收看VR轉播節目,必須購買三星GearVR產品,場下的新科技比場上的競技更令人炫目。此外,主辦國巴西,為了本屆奧運會興建的地鐵線路,採購來自中國中車的600組列車與電動車組,其他如保安、清潔、周邊商品等各種奧運經濟,無一不透過全球化惠及各大跨國企業,攜手賺大錢。我們不禁要問,過度商業化的奧運會,究竟能保留多少奧運精神?

現代奧運的創始者法國人顧拜旦曾經強調奧運會「非政治化、非商業化與非職業化」的三個基本原則,但似乎從一開始就注定難以實現,因為現代奧林匹克的出現,本身就具有濃厚的政治色彩,顧拜旦希望藉由推廣體育,實現強國的目標。而國際體育賽事需要付出龐大的成本,在1896年首屆現代奧運會上,就已經有柯達公司贊助的廣告出現,而到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出現的嚴重虧損,讓全球各大城市避之唯恐不及,沒有人爭辦奧運會,國際奧委會(IOC)只不過是空殼組織。

最終是徹底的商業化挽救了奧運會,1984年洛杉磯奧運開啟的「TOP商業模式」,讓全球各大企業競標贊助權利,使得該屆奧運成功實現營利,主辦奧運會又變得趨之若鶩,IOC重掌話語權,開始提高各種主辦條件,競爭者愈多,IOC愈得利。

商業化讓奧運會得以延續,為了增加收視率引進職業運動員參賽,顧拜旦的三個原則已經一個不剩,一個城市爭取舉辦奧運會,並非為了希望普及體育、推廣運動精神或者增進人類和諧的使命,更多的是為城市帶來可觀的經濟效應,取得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體育常常體現這樣一種悖論,它鄭重其事地連結體育的精神,卻又遠遠背棄了初衷」(《從古老的遊戲到體育表演:一個神話的誕生》)。事實是,當人們在討論舉辦奧運的話題時,計算的從來不是能不能普及體育,或者會不會協助世界更和諧,而是能為城市景觀、城市規劃帶來甚麼願景。當奧運會競賽逐漸走向專業化、管理走向商業化,奧運會早已偏離了奧林匹克精神,而承辦如此規模的體育賽事,對於處在上升階段的國家而言或許是錦上添花,但對處於下降階段的國家而言則是雪上加霜,里約奧運會雜音不斷,貧富不均、貪污舞弊與環境破壞的問題從未解決,里約奧運會後的低谷效應恐怕將徹底擊垮巴西。運動場上驚鴻一瞥的感動,與場外的衝突與抗爭,究竟哪個更真實呢?

巴西的奧運景觀,或許是個提醒人們思考的隱喻,奧運會留給人們的是遺產或是噩夢,是該繼續商業化,或是重塑奧運精神,這是一個困難的問題。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