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在外地有反彈趨勢,世界各地頂尖的醫療團隊奮力與病毒競賽,希望盡快研發出有效對抗病毒的疫苗。澳門科技大學日前就宣佈,與香港理工大學發現兩校合力研發的疫苗在動物身上產生大量抗體,預料最快數星期內就能進行人體臨床測試。然而,世界衛生組織於前天表示,儘管各界急於研發有效的疫苗,但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並沒有萬靈丹。世衛總幹事譚德塞在線上記者會上更表示,非但現在沒有萬靈丹,以後也不會有。
無論未來是否能成功研發新冠疫苗,全人類的生活由2019年暮冬開始註定要經歷翻天覆地的改變,其中一大趨勢就是網上電子化發展將更加蓬勃。根據上月底公布的《2020聯合國電子政務調查報告》提出,聯合國有66%的成員國提供在線服務,因此加快提高在線服務已成為各地政府的未來發展方針。其中,中國在作為衡量國家電子政務發展水準核心指標的在線服務指數中,更躍升至全球第九位,達到「非常高」水平。
全球電子政務服務發展已由過去的網站單向信息服務,演變為跨部門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就以中國內地與澳門特區之間放寬通關措施為例,通關人士往口岸前,只需簡便地轉換「澳門健康碼」及「粵康碼」便可往來珠澳,避免了口岸人群聚集,增加感染風險。同時,在新冠疫戰中,中國利用大數據、健康碼等資訊化工具,支撐疫情防控,取得了驚人的成果,也向全球展示了新冠疫情防控的中國方案,反映出中國電子政務上的發展並非浪得虛名。
多位專家已指出,冠狀病毒永不消失,也許到了秋天北半球會面臨另一次威脅,因此更凸顯了完善電子政務發展的緊迫性。以本澳3月恢復經屋申請為例,申請人雖然能網上填表及預約時間,但仍然要親身遞交資料,未能做到完全電子一體化。因此,澳門要加緊搭建基於雲計算平台的統一政務網絡,協同各政府部門資源,提升澳門政務及城市管理效率,將分散的各部門電子服務身份識別賬戶整合至一戶通,以更方便快捷的方式服務公眾,減少市民四出奔波的時間;並同時善用雲計算技術,提高應對疫情的統籌協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