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日前成功研發智能系統,能快速判斷病人感染所屬新冠肺炎或是常見肺炎,當局會否加以利用?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羅奕龍表示,診斷新冠肺炎主要根據三個方面,第一為流行病學病史,即病人有否接觸確診人士、有否外遊、有否到過高危地區等;第二為臨床表現,即有否發燒或呼吸道症狀等;第三方面則為輔助檢查。羅奕龍續稱,以新冠肺炎該病例而言,主要可分兩部分,其一為影像學檢查,即透過CT(胸部電腦斷層掃描)或X光片;其二為核酸檢測。
縱觀澳大研發的人工智能以影像學診斷方法,在甚麼情況下適用?羅奕龍解釋表示,當一個地區有大量新冠肺炎病人,需要大量影像科醫生進行讀片,若面臨人手不足,則需要人工智能方法,以代替影像科醫生去進行篩選,作為臨床醫學判斷。
羅奕龍稱,以目前本澳情況,因為核酸檢測做得相當全面及廣泛,所有住院病人均已進行核檢;故此現時本澳以影像學作為判斷是否感染新冠肺炎,作用不太大。但其亦表示:「研究可以突破,都會感到鼓舞」!(編輯:賴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