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前領導人李登輝昨日傍晚7時24分在台北榮民總醫院逝世。(美聯社圖片)
台灣前任領導人李登輝昨日晚間7時24分病逝於台北榮民總醫院,享壽97歲。李登輝是台灣史上第一位民選領導人,在他任內完成台灣縣市長直選、「總統」直選的歷史性改革,帶領台灣從威權時代走向民主,被譽為台灣「民主之父」。事實上,海峽兩岸對李登輝的評價不一,由於執政後期推動更深入的本土化改革,為主張「台獨」的民進黨提供壯大的契機,加上他的親日立場,在大陸一直被視為爭議人物,也被稱為「台獨教父」。
今年2月因喝牛奶不慎嗆到入住台北榮民總醫院的李登輝,住院時間接近半年。台灣傳媒報道,李登輝於昨晚7時24分因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逝世,遺體已被運往冰櫃暫存,「北榮」將設追思場所。
生於日據時代 兄長在菲律賓陣亡
李登輝是福建客家後裔,1923年1月15日生於台北淡水,當時台灣正處於日據時代,李登輝在日本殖民時期曾更名為岩里政男,在他22歲以前均屬日本籍。他的兄長李登欽,則在二戰時期以日軍身份在菲律賓戰場陣亡,被供奉於日本靖國神社中。
曾兩度加入中國共產黨
學生時期主修農業經濟的李登輝,對各項政治理論與學說亦充滿興趣,特別喜歡魯迅、郭沫若等作家。1946年、1947年曾兩度加入中國共產黨,但在1948年申請退黨。李登輝對此並不否認。
1970年代,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希望啟用更多台籍青年加入政府,增加本土影響力,催生「崔台青」運動,當時是農業學者的李登輝於1971年加入農業復興聯合委員會,加入國民黨,隔年進入蔣經國內閣,開啟從政之路。
蔣經國為何選他接班?
1984年,李登輝在蔣經國欽點下成為接班人。外界好奇當年蔣經國為何選擇他。
事實上,與李登輝一同被看好接班的台籍菁英,還有時任台灣省主席林洋港。林與李從政軌跡相似,都曾擔任台北市長,但蔣經國一直不太喜歡林洋港。在1978年的蔣經國日記中記載:「林洋港有才能,但在品行方面不夠正直,在緊要關頭恐怕把持不住」。而李登輝則被蔣經國視為值得提拔的人才,「富有民族意識」。
分析認為,林洋港來自本土大家族,而李登輝則較獨來獨往,加上學歷高且為人謹慎,終於獲得蔣經國信任。
完成民主改革 當選首任直選領袖
1988年,蔣經國離世,李登輝繼任為領導人,同年出任國民黨主席,成為國民黨史上第一位台灣人主席。李登輝執政後,積極推動民主改革,於1991宣布結束動員戡亂時期,開展「修憲」,推動民意機關換屆改選,1994年實現台北市市長、高雄市市長、台灣省省長的直選,1996年實現領導人直選。事實上,國民黨內部曾經一度推出「間接選舉」的草案,在李登輝的堅持下確定為全民直選,李登輝自己也在1996年當選台灣首任民選領導人。
27次密使會面 推動兩岸破冰
除此之外,李登輝執政期間,兩岸間開啟對話交流的契機,在他任內,北京與台北完成27次密使會面,1991年3月,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成立,同年12月,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成立,成為兩岸雙方對話交流的民間管道,而李登輝也在同一年成立「國家統一委員會」,通過「國家統一綱領」,確立了兩岸溝通的基礎。隨後在1992年香港會談中,就「一個中國」原則達成各自口頭表述的默契,開啟了後來十多年兩岸密切交往的黃金時期。
馬英九:相信歷史對他有公正評價
執政後期,李登輝的本土意識令國民黨內紛爭不斷,外省派的菁英自國民黨分家,李登輝有意識的培植本土勢力,也為民進黨後來執政建立了基礎。李登輝的歷史定位因而充滿爭議。
台灣前領導人馬英九對李登輝逝世表示悲痛,馬英九辦公室指出,李登輝對台灣民主的貢獻值得肯定,感謝他對台灣的付出,也相信歷史對他會有公正評價。
台灣現任領導人蔡英文則表示,李登輝在台灣民主進程上的貢獻無可取代,他的離世是台灣的莫大損失,將指示有關部門全力協助治喪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