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世界肝炎日主題為阻斷母嬰乙型肝炎傳播。(世衛網站圖片)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衛生局表示,本澳約7.6%的成年人為乙肝病毒感染者。(東方IC圖片)
昨天(7月28日)是世界衛生組織設立的「世界肝炎日」,以提高人們對病毒性肝炎的認識,今年活動主題是「沒有肝炎的未來」,重點是在母親和新生兒中預防乙肝。世衛組織倡議於2030年實現全球消除病毒性肝炎,為此,澳門衛生局鼓勵市民藉著「世界肝炎日」,共同了解預防乙型肝炎方法。
衛生局表示,乙型肝炎可通過母嬰傳播、血液及性接觸傳播。感染乙肝病毒後,部分人(特別是嬰兒)因沒法清除體內病毒而成為慢性感染狀態,在經過較長一段時間後,不僅會影響肝臟功能,更會引致肝硬化和肝癌等嚴重疾病。在2016年的澳門健康調查中,發現本澳約7.6%的成年人為乙肝病毒感染者。根據世衛的資料,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成年人中,20%至30%會發展成肝硬化或肝癌。
衛生局籲家長帶嬰兒接種疫苗
由於母嬰傳播是乙型肝炎重要傳染途徑,衛生局在常規孕婦產前保健時,會於懷孕12周或之前進行乙肝病毒感染的篩查,並為感染病毒的孕婦進行醫療跟進。而為保護嬰幼兒免受感染,根據澳門特區防疫接種計劃,所有新生兒在出生時需接種第一劑乙型肝炎疫苗,並在一個月和六個月齡時接種第二、三劑疫苗。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完成接種三劑乙肝疫苗後,95%以上嬰兒、兒童和年輕成人體內產生的抗體可達到具有保護作用的水準,保護期至少持續20年,並可能終身免疫。因此,為保障子女健康成長,衛生局倡議家長應按時帶嬰兒接種乙肝疫苗。
血液和性接觸可傳染乙肝
衛生局指出,乙型肝炎不會通過一般社交接觸傳播,與患者同桌食飯、分享食物、共用公共游泳池等是不會受到感染的;但血液和性接觸則可傳播乙型肝炎,因此除接種乙肝疫苗外,還需要採取預防措施,包括清潔和包紮好自身的傷口;不要共用個人物品(例如剃鬚刀、針具、指甲鉗等);處理別人傷口或被血液污染物品前應先戴上手套;性行為時正確使用安全套;以一份漂白水加九份清水的溶液,消毒被血液污染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