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尋回葡傳教士珍貴手稿

將於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
05/08/2016
35385
收藏
分享
將於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
將於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

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歷史系教授薩安東,尋回著名葡萄牙耶穌會傳教士熊三拔神父珍貴的手稿文獻,為西方科學在明朝的傳播歷史帶來新的認識。有關熊三拔神父手稿的進一步研究成果,將於11月北京舉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

澳大薩安東教授(左)尋回葡傳教士熊三拔神父珍貴手稿,為西方科學在明朝的傳播歷史帶來新的認識。(澳門大學圖片)

於1606年被派來澳門傳教的耶穌會傳教士熊三拔神父(Sabatino de Ursis 1575-1620), 是明朝傳教士、科學家,也是利瑪竇神父的繼任人之一。此手稿不僅引用及提及多部由葡萄牙知名耶穌會傳教士所著的科學巨著外,還記載了熊三拔神父在1612年於北京出版的《泰西水法》。該書系統地探討與水文學、水科技以及水資源管理相關的各種理論和實際問題。《泰西水法》出版與傳播,獲明朝知名士大夫資助,由明代著名科學家、政治家徐光啓作序,後來上呈萬曆皇帝,以供參閱。因此,此葡文手稿為《泰西水法》帶來了新的解讀。

此葡文手稿曾被視為對耶穌會在澳門的歷史文獻之一。自18世紀中葉起,被收藏在里斯本Ajuda皇家圖書館著名的耶穌會系列藏品中,隨後逐漸被遺忘。直到最近才被薩安東教授尋回並進行研究。

熊三拔神父1606年來到澳門,被分配協助利瑪竇從事傳教活動。熊三拔在中國傳教十多年,共留下《泰西水法》、《簡平儀說》、《表度說》、《中國俗禮簡評》和《陸若漢神父著述注解》五本書,以及一些關於教義和傳教經歷的信劄等。其中《泰西水法》一書共六卷,集歐洲古典水力工程學之精華,是傳入中國的第一部介紹西方農田水力技術的著作,主要介紹西方取水、蓄水、運用水力之法,並以圖伴文,1612年在北京刊行。《泰西水法》除講水力外,還附以治病之藥露。清初西方的藥物學傳到中國並且很快地為中國人醫病所採用。

《泰西水法》是傳入中國的第一部介紹西方農田水利技術的著作,由傳教士熊三拔神父口述,徐光啓譯為漢語。(互聯網圖片)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