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發射升空,開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之旅。(新華社圖片)
中國今(23)日中午12時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首次火星探測之旅。
新華社報道,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刹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太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表示,此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工程目標是實現火星環繞探測和巡視探測,獲取火星探測科學資料,實現中國在深空探測領域的技術跨越;同時建立獨立自主的深空探測工程體系,推動中國深空探測活動可持續發展。
劉彤傑介紹,此次火星探測任務的科學目標,主要是實現對火星形貌與地質構造特徵、火星表面土壤特徵與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質組成、火星大氣電離層及表面氣候與環境特徵、火星物理場與內部結構等的研究。
報道指,中國火星探測作為開放性科學探索平台,包括港澳地區高校在內的全國多地研究機構積極參與研製過程,並與歐空局、法國、奧地利、阿根廷等組織和國家開展了多項合作。(編輯:梁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