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消費卡自5月1日投入使用截至7月17日,總交易額約為17.8億澳門元。(經濟局圖片)
第一期消費卡預約領卡期內居民有序領取消費卡。(經濟局圖片)
第一期消費卡登記期內政府部門協助市民登記。(經濟局圖片)
第一期電子消費卡的領卡期已於本月17日結束, 經濟局表示,共有約65萬8,000居民成功登記,其中62萬4,000名居民領卡,佔登記人數近九成五。當局表示,登記、領卡及使用期各階段工作有效執行,基本達到了「促內需、促消費、保企業、保就業及解民困」的預期政策目標。
經濟局表示,第一期消費卡自5月1日投入使用截至7月17日,總交易額約為17.8億澳門元,佔已發出消費卡總額九成五,共產生約1,987萬筆交易,平均每筆交易額為89元。根據澳門旅遊學院調研團隊的估算,第一期消費補貼計劃實施的總體效益約18億至24億澳門元,發揮了拉動效應。交易數據反映,多個行業都能不同程度地受惠,其中飲食業及零售業分別佔交易總額約兩成四以及七成一。在可使用消費卡的商戶場所中,有約六成三的消費補貼流入中小企。當中,員工人數少於20人的場所,共獲得約四成的消費卡交易額。
截至7月17日,已有20.5萬名居民使用完第一期3,000元的額度。第一期消費補貼使用期至7月31日,特區政府再次呼籲已領卡的居民請及時使用,逾期未使用的餘額將退回庫房。
經濟局稱,特區政府正積極籌備第二期消費補貼計劃,請居民妥善保管好消費卡,如遺失消費卡應盡快向治安警察局報失。對於未曾持有或已遺失第一期消費卡的合資格居民,不會影響其領取第二期消費補貼的資格,具體安排將適時向社會作詳細公布。(編輯:袁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