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區本周一下午宣布從新冠肺炎高發地名單剔除北京及湖北,意味所有內地人士沒有到過外國或香港及台灣地區,抵澳後無需接受14天隔離醫學觀察;同日晚上,珠海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亦公布,為推進粵澳兩地人員正常往來,自7月15日上午6時起,從珠澳口岸進入廣東省人員,不再實行集中隔離14天醫學觀察,標誌著珠澳口岸恢復正常通關,兩地人員可以正常來往,令澳門見到經濟復蘇曙光。然而,恢復正常通關,經濟復蘇不可能一蹴即就,政府有需要加大力度引客來澳,加速博彩旅遊業復蘇,提振經濟。
珠澳兩地今日起取消隔離醫觀措施,兩地人員可恢復正常來往,企業迎來復蘇希望,在經濟完全復蘇前,仍有「一公里路程」要走。「一業興,百業旺」,澳門屬微型經濟體,產業主要為博彩旅遊,產業結構單一,無可避免受新冠疫情衝擊。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博彩旅遊業大幅度下滑,進而衝擊其他相關行業,整體經濟放緩,無論大中小企業均面對各種困難及挑戰,「封關」半年後,對本澳博彩旅遊業創傷逐漸浮現,儘管政府對中小企提供利息補貼、銀行加快貸款審批,但旅客絕跡達半年,長期無客,不僅中小企,大企業營商同樣吃力,過去半年一直慘澹經營,消耗大量資源,現金流也有耗盡之時,政府需竭力支援中小企安然完成「最後一公里」路程,否則一旦企業現金流耗盡而倒閉、員工失業,將引起連鎖反應,引致連串社會問題出現。
在因疫情「封關」的半年期間,澳門內地旅客絕跡,加上外圍環境岌岌可危,有商會負責人表示,在旅遊區經營的零售及餐飲業,約有兩成面臨結業或停業。誠然,即使恢復正常通關,亦未必立刻有大量旅客來澳,成功引客來澳才能救經濟,政府下一步工作,是要在主要客源市場加強旅遊推廣,與廣東省協商放寬廣東居民來澳旅遊簽註政策,恢復遊客正常來澳,恢復旅遊業發展,適當時候請求中央政府恢復內地來澳旅遊簽註審批,增加自由行城市,成功引客來澳才能促進經濟復蘇,恢復市場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