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試點快將開展,雖然目前仍未有具體措施如何運作,但對大灣區內的理財業務肯定是正面。不過,本澳業界千萬別高興得太早,我們目前理財服務的廣度及深度遠遠不足,業界不一定能受惠,搞不好,本地客戶有機跑到別的灣區城市。
要把握這個機遇,我們就要明白市場,理解消費者的需要。想想自己到商店買東西,總希望有選擇,當中挑選適合自己的商品。理財業務如是,金融機構所賣的也是產品,要吸引客人光顧,要有一定的產品供投資者選擇。
但本澳大部份銀行的財富管理產品種類十分少,不外乎是定期、掉期,即使基金,可供選擇的也有限,更別說股票掛鈎票據(ELI)這類產品。至於其它較複雜的,不要說客戶,銀行銷售人員也不甚了了。
想想內地人要跨境理財,也希望有較多選擇,按自己的風險去組合,特別是內地所沒有的產品,但現時澳門市場可以做到嗎?大家心裡有數,我們不做好準備,客戶都跑到鄰埠去了。
除理財產品種類不足外,產品的回報也是一大考慮。一直以來本澳的投資者大多傾向保守,是以金融機構提供的產品也以穩健為主;但世界是公平的,你要超穩陣,回報當然是十分低。但要明白,不同的客戶對風險有不同承受程度,我們不能十年如一,在回報與風險中也要取一個平衡,要設計或提供回報更高的產品供投資者選擇。
特別跨境理財要吸納的是內地客,他們在內地購買的理財產品回報相當高,當然那類產品風險也成正比,然而部份相對來得穩健的,回報也可達3至4厘。因此本澳要思考,我們能否提供可競爭的產品,又或可提供某類產品去填補內地所沒有的。
要吸引理財客戶,光靠以上兩項還不足夠,我們要明白怎樣可以幫助客戶,在他們本身資源上發揮最大的效益。例如金融機構是否可以提供貸款讓客戶去投資,在鄰埠的部份銀行,可以為專業客戶提供低息借貸,客戶利用低息資金買入回報較高的產品,中間就賺取了息差。舉個例子,你用兩厘息借貸,再買入一隻4厘的債券,中間就賺取息差兩厘。當然你有一定風險,但都係那句話,市場有不同投資者,只要風險工作做足,多樣服務肯定能提升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