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團體估算,桂山島的淺水區可填海提供額外至少1,000公頃土地。(東方IC圖片)
香港房屋供應嚴重不足,居住密度又高。圖為紅磡黃埔花園。(RTHK圖片)
鄭耀棠
劉本立
香港房屋短缺問題一直存在,2019年3月時香港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便建議港府尋求中央政府批准,借出鄰近香港的島嶼,包括大嶼山以南的桂山島,用作填海造地。
近日此事又被重新提起,一石激起千層浪,坊間議論紛紛,有大聲叫好者,稱桂山島或可成為珠海下一個橫琴;也有不少聲音指該消息屬無稽之談,更對可行性提出質疑。(文:胡夢然、馮靖欣)
珠海號稱「百島之城」,有逾百個島嶼,部分發展成景點供人遊玩,桂山島作為旅遊島,名氣卻遠遠不及東澳島、淇澳島等。加上又遠離珠海市區,現時珠海往桂山島每天只有四班船,航程約50分鐘;與澳門暫未開通航線。另外,下午五點半過後便無班船可進島。
常住居民6,000人
桂山島總面積為10平方公里,房屋大部分是一些自建房,島上原住居民有約6,000人,多從事水產養殖。近年島上雖致力轉型旅遊業,但卻不很成功,即便是假日遊人也不多,島上亦無大型酒店,算上經濟型的酒店亦僅有四間,在一眾島嶼中顯得平平無奇。
鄭耀棠:可參照「橫琴模式」
是次桂山島或有望借讓給港府的消息再挑動起人們的神經,讓人重新關注起這座默默無聞的小島。從地理位置上看,確實距離香港極近,與大嶼山僅約3海里,坐快艇最快20分鐘內可達。
香港工聯會的港區人大代表鄭耀棠建議,桂山島的發展可以參照「橫琴模式」進行,由內地撥地建立新小區,在當地實施香港法律並由港府籌劃發展建設,估計可以容納數十萬人口。
據初步估算,桂山島的淺水區可填海提供額外至少1,000公頃土地,足以進行具規模的規劃及發展,若將部分土地用於住宅用途,有可能提供16萬至20萬個單位。
若實現利好澳門珠海
若該方案通過,無疑對珠海及澳門都是利好,雖然受惠情度暫時未能估算,但將讓珠海格局迎來新的轉變,港珠澳三地將更緊密聯繫起來。
以往香港在陸地上的鄰居只有深圳,珠海實際上與香港關聯度並不高,即便是港珠澳大橋開通後,珠海與香港並無想象中變得密切。但如果上述的桂山島開發方案實現後,那珠海便為香港與澳門的連接點,或將成名副其實的「大灣區國際商貿互聯港」。
澳門經濟學會會長劉本立認為,珠海桂山島如被填海供香港興建公屋,對澳門經濟影響不會很大,因為桂山島較靠近香港大嶼山,距離澳門也較遠,但他認為區域合作除了在經濟層面,如投資和貿易領域上,也要考慮居民,惠及民生。
劉本立續指,澳門現正發展休閒旅遊事業,海上游是其中一個項目,或者未來可以與桂山島商量增加停泊點,發展多個休閒旅遊的路線。
他續指,澳門不少居民都喜歡到香港長洲和大澳等具有海陸特色風情的地方,未來桂山島或會成為類似的特色地點。
交通基建問題難克服
願景雖是好的,但真正實施起來卻是困難重重,不少人質疑其可行性沒有幾分。最大的問題便是桂山島畢竟只是個島,往來交通只能靠船隻,但高速船程的收費昂貴、班次又疏落,難以符合居住地的要求。
如果要做到如計劃所說,吸引超過十萬人居住,則必須要有龐大的基建配合,就像今時今日的香港東涌,要有大橋、地鐵、大型屋苑及商場等等。而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辦到的,或許需要耗費一二十年時間及龐大的資金。
桂山島又名垃圾尾島 曾是港人歡樂土
桂山島曾名為垃圾尾島,有研究指其空間形態存有「先天不足」,導致島上的居民放棄原有的生活遷至珠海。
吉林大學的姚力豪、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的高斯如曾在《萬山群島邨落空間形態對於人居環境的影嚮——以桂山島的桂山邨、桂海邨為例》中指出:「桂山全島以山地為主,山峰多石,可建設用地少且高差較大,受到地形與傳統聚居形態的影響⋯⋯房屋只能依山坡而建⋯⋯對居民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不便⋯⋯表現出小島人居環境宜居性差⋯⋯」
其實桂山島也曾經「繁榮」過,在90年代初,桂山島一度是一些香港男人的「歡樂土」、「溫柔鄉」。當時島上髮廊遍地開,每天傍晚有不少人收工後便從香港仔或長洲趕乘「洗頭艇」登島尋樂。因為屬「偷渡」性質,無需使用回鄉證(當時是蓋章證件),家中妻子不會查到。但之後內地加強掃黃,小島上再不能夜夜笙歌,桂山島陷入蕭條。
桂山島地型多石,居住條件受局限。(東方IC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