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本月委任張紹基出任地圖繪製暨地籍局副局長,由於張紹基曾涉嫌濫用職權,多次以公幹為名,與局內某女同事外出公幹,傳媒自然提出質疑,羅司首先指張紹基經過司法程序獲判無罪,隨後解釋因為「澳門有能力、做得到的人不多」。
法庭已作出判決,我們當然相信本澳的司法制度,但羅司的一句本澳人才有限,或許值得我們反思。
澳門回歸踏入廿一個年頭,期間因賭業開放而財政收益大增,政府多年來在教育投放龐大資源,2014年至2018年短短五年間,光在教育開支方面就增長接近五成。本澳的大學也由昔日只有一家東亞大學(澳門大學前身),增加到目前的十家,但到今天竟然人才如此不足,我們是否需要檢討,究竟是學額、資源、投放範疇等,那一方面出了問題?
或許我們可以理解,所謂不足,是某個專業的不足。若然是某個專業,為何多年來沒有去應對?負責的部門,是否需要想想,本澳過去多年,為何沒有就某一方的人才稀缺作出部署,沒有重點投放資源去發展相關的培訓及課程。
若然過往真沒有整體了解及策略,那今天就要詳細作出步署,先了解整個社會缺乏那類專材,再而加大力度去培訓,例如在大學加開相關課程,又或增加該專業的名額,或著手從海外招聘高質素的教授講師,引入教材與相關設施等,從而去培育本澳的新一代。
人才培訓並不是一時三刻可以達到,現在就需要籌謀,否則十年以後仍然會面對相類問題,平白浪費這幾年的時光。
另外,以人才不足作為聘用的主要考量點,表面好像合理,事實卻忽視其它條件因素,特別是個人操守,更是重中之重。特首賀一誠從競選到出任行政長官,長期掛於口邊的,正正是公務員的操守。
我們可以想想,若服務市民的官員沒有相應操守,一切都是徒然,因為一個具才幹之人若走歪路,問題更大,畢竟他較別人精明,腦根更靈活,更懂得鑽空子,對整個社會反帶來更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