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扶康會總幹事周惠儀(左二)建議政府盡快推行精神殘疾照顧者津貼計劃。(梁佩茵攝)
扶康會職員為精神殘疾人士進行輔導;照顧者調查報告顯示,當中逾70%照顧者患抑鬱及焦慮症狀。(梁佩茵攝)
澳門扶康會上周五(12日)舉行記者會,發布《澳門智力與精神殘疾人士照顧者的照顧負擔》研究報告。研究結果顯示,受訪的照顧者人士逾70%有中度至重度抑鬱和焦慮症,扶康會建議政府應盡快推行照顧者津貼計劃,金額可參考居民收入中位數的10%定為2,000元。
扶康會與澳門大學「全球與社區心理健康研究組」,自2019年3月起合作進行研究,主要就澳門殘疾人士照顧者所承受的負擔和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查,以問卷方式向照顧患有智力或精神殘疾人士的照顧者收集信息,成功收回共234份調查報告。
研究報告顯示,78%受訪者為女性,當中30%照顧者每周需照顧智力或精神殘疾人士40小時,50%受訪者平均月收入低於4,999元。逾半照顧者年逾61歲或以上,其中36%更為51至60歲,反映照顧者及智力或殘疾人士「雙老」問題嚴重。此外,照顧者具一定程度精神壓力,其中31.7%和46.6%的人分別有中度至重度抑鬱和焦慮症狀。
調查又發現,當照顧者尋求愈多外部求助,焦慮及抑鬱症狀的不良影響愈大。同時,受「男主外、女主內」、「家醜不出外傳」等傳統思想影響,女性家屬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照顧者;擔心「丟架」、令家人蒙羞或污名化等,都令殘障人士照顧者造成更多心理痛苦。
報告認為,政府對智障人士及精神康復者的照顧者未有一個成熟應對,以致令其在尋求幫助過中反而表現出焦慮;而護理困難、護理負擔及缺乏足夠經濟支持,是引起抑鬱及焦慮的關鍵因素。
扶康會總幹事周惠儀建議,政府應盡快推行照顧者津貼計劃,可按本澳居民的收入中位數作參考。2019年第四季數據為澳門幣20,000元的10%,即澳門幣2,000元正,作為照顧者津貼金額;並積極推廣照顧者支援服務,投放更多資源及人力予社服機構開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