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水池一帶不少食店在疫情期間暫停營業。(梁雄業攝)
餐飲業受新冠肺炎打擊,不少食店「經營困難」之餘,甚至「捱唔住」倒閉。(梁雄業攝)
澳門餐飲業聯合商會會長陳澤武指出,受疫情影響,遊客下跌近80%,導致旅遊區餐飲生意大跌90%。(李浩遠攝)
澳門餐飲業聯合商會理事長李汝榮認為,未來本澳食肆或會出現倒閉潮,尤其是遊客區餐廳。(李浩遠攝)
受出入境措施影響,遊客區餐廳平時只有一、兩枱客。(梁雄業攝)
遊客區餐廳老闆莫先生認為,雖然本地客基數較低,但翻桌數多,將來會投入更多資源推廣本地生意。(梁雄業攝)
住宅區餐廳老闆李小姐接到顧客反映,期望在家中亦能燒烤或吃火鍋,靈機一觸便想起「燒烤火鍋外賣」的銷售形式。(阮漢賢攝)
過去十多年間,澳門大部分行業主力依靠旅客,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澳自2月起,旅客入境數目急跌,導致本澳多個行業受到史無前例的重大打擊。除本澳的龍頭賭業深受疫情拖累外,餐飲業亦難獨善其身,食店「經營困難」之餘,有些甚至「捱唔住」倒閉。
遊客區餐廳老闆:唔知捱得幾耐
在旅客旺區議事亭前地附近經營茶餐廳十多年的莫先生便是其中一位受疫情拖累的餐廳東主。莫先生向《力報》談到在疫情下的生意時,一臉無奈道:「疫情一公布傳染風險大,來澳旅客銳減,餐廳生意額即直插九成,本地客亦留家不外出,好多時只得一、兩枱客,都唔知可以捱得幾耐。」
近日疫情有緩和跡象,莫先生指生意有回升一、兩成,近期舖頭亦有推出多吃多折優惠,他笑言:「而家一定係蝕住做,但又要交水電舖租人工,唔做仲蝕,只好睇吓頂到幾耐。」
住宅區食肆亦難幸免
主攻本地人生意的餐廳食店亦受疫情拖累,生意額大跌。在筷子基區經營一間日式燒烤放題食肆的李小姐,回想起在疫情最艱難的時期時,倍添感歎道:「當時市民大眾不出門不聚集,更遑論說是外出打邊爐、吃燒烤,所以當時食肆營業額大跌五成以上。」
澳門飲食集團龍頭佳景集團(0703)董事總經理兼澳門餐飲業聯合商會會長陳澤武表示,疫情導致各行業生意大跌,其中飲食業更可以「慘淡經營」來形容。他指出,受疫情影響,旅客下跌近80%至26萬人次,以致旅遊區餐飲生意大跌九成。
開始有餐廳倒閉
澳門餐飲業聯合商會理事長李汝榮認為,絕大部分商戶目前難以做到收支平衡,故商會在疫情期間一再呼籲業界要自救,需適時轉型,多做「外賣」、「買一送一」、「推廣新菜式」等。然而寒冬難耐,會否出現倒閉潮?李汝榮稱,「其實而家部分商戶都開始倒閉,係咪到咗倒閉潮,要再觀察一、兩個月,但如果出現只怕都會以旅客餐廳為先。」
面對現時困局,商戶也不是坐以待斃,疫境中也要盡力掙扎求存。
轉變一:轉攻本土客市場
莫先生眼見在疫情緩和及政府推出消費券後,本地客增加,便即時改變營銷策略,把原來的目標客戶群由旅客改為本地客,希望可以藉此能「疫境求生」。
首先莫生乘勢推出多吃多折優惠,幫襯50元以上95折,100元以上九折,200元以上八折,本地客均大呼「扺食」,莫先生笑言招牌扒餐根本「蝕住做」,但起碼有一定收入,可以增加資本等待黎明。而且本地客食得開心,不時都會再來「幫襯」,增加回頭客。
轉變二:改變菜單 向「外賣」入手
李小姐公開自己的「絕技」,就是「新菜單」。她指,餐廳在疫情期間人客大減,使他們有更多時間思考自家營運模式,故此她先後推出新菜單、流水蝦等主題吸客,眼見略有成效。
其後,李小姐想起「燒烤火鍋外賣」的銷售形式,並以「薄利多銷」方式推行,同時送出火鍋爐具吸客,她直言「賺得好少」,但感慨稱:「疫情下原來看得出外賣市場好大。」
轉變三:配合消費卡推優惠大吸客源
據經濟局在5月12日公布有關於消費卡使用狀況的數據顯示,自5月1日開始使用時起,首十天有478萬筆交易,向市場注入5.68億澳門元。餐飲業的消費總筆數和消費總金額均位居各行業之首,5月10日母親節當天餐飲業的消費金額為1,802萬,比第二位的超市業多出接近一倍。
由此可見,餐飲業可謂是最受消費卡帶動而受惠的行業,而業界亦「順水推舟」,用消費卡推出更多優惠,以在疫境下殺出重圍。 (編輯:馮靖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