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今(3)日引述經濟局指出,電子消費卡推出後,截至5月底總交易額達12.4億澳門元,累計1,250萬筆交易,人均消費2,158元。
65.8萬名合資格取得消費卡的市民當中,超過九成已取卡;有939人報失消費卡,當中有502張已尋獲;另有702張因晶片損壞而需換卡;208人曾因重覆扣款需到澳門通辦理退款。
今日中區社諮委邀請經濟局、消費者委員會及市政署代表,討論電子消費卡的使用情況及監管問題。
委員會副召集人徐達明表示,會上有委員關注,如何處理個別商戶抬價的問題。他引述政府回應,現時沒有法律支撐政府就此對商戶進行處分,或列入「黑名單」,只能採取勸喻。但不排除會建議未來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加入處罰機制;而未來《消保法》亦會設立價格形成機制,消委會若發現有貨品價格出現較大變動,可追蹤貨品的來貨價格。
另外,委員何永康在議程前發言時指出,不少市民在5月份已將近花光消費卡金額,但至今本澳仍未恢復通關,預見6月後會出現淡季,建議政府因應提振內需,提前於7月發放第二輪消費卡。委員區穎晞建議政府優化消費卡的查詢網頁,以便市民查閱交易明細。(編輯:吳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