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輪口罩供應下周一開始。(新聞局圖片)
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羅奕龍於新冠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本澳已連續51日無新增輸入性病例,連續62日無輸入關聯病例。本澳至今維持累計45例確診病例,其中43例為輸入病例,2例為輸入關聯病例,無本地社區傳播現象。累計輕症44人、重症1人,至今無死亡病例。
本澳累計45例,所有病人已經治癒出院,所有密切接觸者已全部解除隔離。4名康復出院人士在高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接受康復期隔離,沒有人入住離島綜合體臨時隔離中心。公共衛生化驗所在前(27)日檢測1,454個樣本,昨(28)日共檢測了978個樣本。
第14輪保障口罩供應澳門居民計劃於6月1日(下周一)開始。而自第13輪計劃,特區政府已因應6月1日小學一至三年級復課,就讀相應年級5歲至8歲的學生每天需配戴口罩上學和因應情況而更換,調整了兒童口罩供應安排:滿5週歲至8週歲的兒童,每人每次可選擇購買10個兒童口罩、或5個兒童口罩和5個成人口罩、或10個成人口罩。至於滿3週歲至4週歲的兒童,暫未復課,一般留在家中,故維持每人每次可選擇購買5個兒童口罩和5個成人口罩,或10個成人口罩。
第14輪計劃的實施方式、售賣點及售賣時間等與第13輪相同,對象為本澳永久及非永久居民、持外地僱員身份認別證(俗稱:藍咭)人士;衛生局轄下衛生中心及衛生站、衛生局協議藥房、本澳三個社團(工聯、街總、婦聯)繼續提供售賣口罩服務,即全澳共有84個售賣點。
對於台灣設置專門收集箱集中處理口罩,羅奕龍回應表示,若佩戴口罩者為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密切接觸者或確診患者,當局會將其使用過的口罩除經過一般醫療廢品處理外,更有另一額外措施。至於一般人士佩戴口罩只作預防之用,棄置在有蓋垃圾桶已足夠安全。羅奕龍認為任何措施都可參考,但現時棄置口罩數量大,市民未必會到指定地點棄置口罩,作用未必太大。
此外,亦有傳媒關注何時不需要佩戴口罩。傳染病防制暨疾病監測部協調員梁亦好表示,不同地區對市民佩戴口罩的指引也有不同,這涉及該地區的人口密度、生活環境、市民生活習慣等。目前,協調中心正參考各地區的佩戴口罩指引,從而制訂適合本澳居民的指引,構思的方向是告訴市民哪些情境必須佩戴口罩,哪些情境市民可以不需佩戴口罩。
她強調,相關指引仍在制訂當中,如相關指引完成編制後,會在合適時機向公眾公布。(編輯:林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