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立文(中)表示,膠袋收費實施情況良好,下一步會著手研究外賣飯盒筷子收費問題。(李浩遠攝)
環保局局長譚偉文表示,當局會因應生活垃圾徵費研究結果,在有條件的屋苑進行試驗。(李浩遠攝)
本澳垃圾回收率偏低,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認為政府與市民都存在問題。(資料圖片)
澳門的環境保護及垃圾分類回收一直被指落後於人,即使當局有意推動,亦受制於缺少空間、產業未成形等因素,而且市民大眾的環保意識亦有待提高。經過多年討論的膠袋收費制度於去年11月18日正式實施,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昨(6)日在立法會施政辯論會議上透露,膠袋收費實施情況良好,當局下一步會著手處理外賣飯盒、筷子收費。環保局局長譚偉文就表示,生活垃圾徵費是實現污染者自付的遠期目標,當局計劃在有條件的屋苑進行試驗。
去年11月18日起,《限制提供塑膠袋》法律正式生效,除特定情況外,商戶須對每個提供的塑膠袋收取定額一元的費用。實施至今將近半年,社會關注成效如何,惟當局未有公布相關數據。昨日立法會全體會議辯論運輸工務領域施政方針,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回應議員時表示,推行膠袋收費至今雖然未有實際數據,但以他自身到超市的經驗,看到大部分市民均有自備環保袋,認為推行膠袋收費效果較好,政府下一步會著手研究外賣飯盒、筷子等收費問題。
根據《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18》統計數字顯示,本澳人均城市固體廢物棄置量為2.17公斤,比新加坡、香港、以及內地大城市都要高。在昨日施政辯論會議上,議員馬志成關注本澳垃圾回收工作,並希望政府加強市民的環保意識。環保局局長譚偉文回應指出,當局於2016年開展生活垃圾徵費研究,當局會因應研究結果,在有條件的屋苑進行試驗。他強調生活垃圾徵費是實現污染者自付的遠期目標,目前最迫切的是建築廢料管理制度和危險廢料處理收費制度,當局會按部就班開展。
垃圾回收率低官民皆有責
羅立文回應時指出,本澳垃圾回收率偏低,相信政府與市民都存在問題:當局宣導不足,而社會參與度亦不足。譚偉文補充道,當局已加大垃圾分類回收網絡,並邀請600幢高層大廈參與乾淨回收計劃,針對社區中其他低層大廈則使用「環保Fun乾淨回收街站」及其他團體合作進行回收。有關回收業資助方面,譚偉文表示,今年4月1日已經根據行政長官批示將回收業設備資助計劃的資助上限,由原來的150萬元調升至300萬元,亦與業界溝通後,增加29種可申請機械種類。
85平方公里海域尋新堆填區
議員馮家超關注建築廢料堆填區飽和情況,羅立文回應指,現時堆填區已經堆高至25米,廢料量最高峰時期在2015年達到480萬立方米,去年降至250萬立方米,而解決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在85平方公里海域內尋找新的堆填區,目前由海事及水務局和環保局負責跟進。
對於堆填區有塌方危險,譚偉文表示已安裝檢測儀器作密切監測,廢料堆放最高的位置稍後會停用,優先進行土質改良,穩定後挖走泥土降低坡度。譚偉文又指,建築廢料管理制度應該會在今年內實施,短期內會在路環石排灣地段及新城填海E1區臨時堆放部分已篩選的廢料。另外,由於疫情期間商業活動減少,焚化中心垃圾量由最高峰1,570噸降至1,200噸左右,當局會運送部分混雜建築廢料進行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