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恒指成分股的思捷環球(0330)公布,關閉中國大陸以外的56家分店,包括香港、台灣、澳門、新加坡及馬來西亞。集團估計,關閉店鋪將會產生資產及存貨減值,並要遣散員工費用的一次性特殊成本,預計需要1.5-2億元。
集團剛公布截至今年3月底止經營狀況,收入81.3億港元,按年跌18.1%;若以第3財季計算,收入23.7億元,按年下跌25%。
今年3月底時,思捷已宣布6家附屬德國子公司破產,早前亦公布,終止在中國大陸的業務。不過,集團已重開德國、瑞典及荷蘭的若干店舖。但集團表示,無法預測業務何時會恢復正常,亦無法量化全球性大流行病對全年業績的影響。
股價較高峯跌99%
另外,思捷亦公布節流大計,包括大減公司董事薪酬,集團董事會執行主席及集團行政總裁於重組期間停止支薪,行政管理層減薪35%,高級副總裁及副總裁減薪25%,即使非執行董事亦要減董事袍金20%。同時,思捷也與業主商討,尋求租金寬免,並考慮可行情況下使用政府援助措施。
2007年思捷最風光時,股價一度高見133元,市值達到1715億元。不過, 2008年金融海嘯後業務受重挫,股價拾級而下,更於2013年被踢出恒指。昨天收市報0.75元,上升7.14%。相較高峯時,股足足跌了99%。
曾是恒指成分股的思捷環球(0330)公布,關閉中國大陸以外的56家分店,包括香港、台灣、澳門、新加坡及馬來西亞。(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