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2018年10月落成後,旅客多了選擇,過去獨市生意的渡輪業務受到龐大衝擊,經營港澳、港珠及港中的渡輪企業首當其衝,客運數量大幅下跌四成。載客量勁跌,伴隨而來的業務營收也大幅下挫,信德集團(0242)與珠江船務 (0560)的客運業務分別出現大幅虧損或盈利大倒退。(文:產經組)
本澳治安警數據顯示,去年全年經海路出入澳門的旅客,包括內港、外港及氹仔碼頭,共有1,474.7萬人次,相對於2018年的2,251萬人次,大跌34%。若與2017年的2,368.5萬人次比較,差距更達44%。大橋是在2018年10月開通,不到兩年時間,對渡輪的打擊是何等沉重。
信德剛公布的業績,最清楚展現大橋對渡輪的影響。2017年大橋未落成時,信德的客運業務有3.07億元盈利,當大橋在2018年通車後,雖然只得兩個月,但該年信德的船運盈利已跌至2.46億元,下跌20%。
信德去年客運虧損1.2億
到去年,信德的客運業務非但沒有盈利,更出現多年來罕見的虧蝕,竟錄得虧損1.22億元。當然,去年香港下半年出現動亂,對信德的船務運輸也構成一定影響。但若從信德的去年中期業績看,集團在客運上已虧損7,000萬元,反映大橋的影響,較諸動亂來得要深。
信德的船務包括往來澳門香港及九龍、澳門與屯門,以及赤鱲角的航線服務。
2017年船務的客運人次1,450次,2018年已跌至1,300萬人次,即通車約兩個月,當年的客量已下跌一成。到去年,全年的渡輪總載客量為790萬人次,按年下跌39%,人次減少接近500萬。
信德也表示:「集團的運輸部門在2019年面對巨大挑戰。2018年末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對區域旅遊帶來的影響,在2019年上半年開始浮現。旅行團由以海路轉向以陸路出行,令噴射飛航的客量下降。」
珠船盈利大跌七成至三千萬
不獨信德集團的業務受到影響,往來香港珠海及香港中山的渡輪業務,也因為港珠澳大橋的落成而受打擊,珠江船務就是最受影響的企業。
珠江船務去年在客運的盈利大幅下跌,雖然該公司的船運還包括別的航線,,但以港珠及港中航線佔比最大,超過一半來自此兩條航線,因此可以參考數據去了解。2018年營業額為1.99億元,去年跌至1.16億元,跌幅達42%,分部的溢利跌幅更驚人,2018年溢利有1.24億元,去年跌至只有2,961萬元,跌幅達73%。
年內珠江船務的客運代理總量為4,339,000人次,同比下跌34.0%,市區航線方面,年內客運代理總量為2,346,000人次,同比大幅下跌45.2%。
珠江船務稱:「廣深港高鐵和南沙大橋開通,對番禺、南沙和順德航線造成嚴重衝擊。珠海和中山航線受到港珠澳大橋的直接分流,市區航線客運量同時下跌。」
珠江船務年內客運代理總量同比下跌34.0%。(珠船官網圖片)
信德去年渡輪業務虧損1.22億元。(信德官網圖片)
港珠澳大橋通關口岸成為往來港澳珠重要關口。(央視圖片)
信德集團行政主席何超瓊表示,與中旅國際合併去應對客運業務的挑戰。(資料圖片)
與中旅合併 共抗逆境
如今加上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往返港澳渡輪受政府防疫措施影響,自2月初開始停航,渡輪業務可謂雪上加霜,究竟渡輪業怎樣去應對?
面對逆境,信德透露,在噴射飛航業務上推行了一系列成本控制及精簡人手措施。另外,集團在今年三月,宣布通過重組合營公司股權架構,深化跟香港中旅國際投資合作。
信德表示:「結合雙方的船務及跨境旅遊車業務,希望可以帶來協同效應,更好地把握大灣區新經濟所帶出來的龐大機遇。」股權重整後,集團將持有信德中旅船務投資有限公司50%股權。
珠船:優化航線重新布局
珠船提出幾個改革原則,公司說:「要實現降本增效,調整業務發展策略。同時要進一步創新客運的營銷模式,拓展校園、社區市場;優化航線和航班布局,新開設大灣區新點往來香港機場航線、香港市區的航線。」
另外,加大對香港本地客運業務投資,打造香港本地水上交通平台。最後是加強資本運作,考慮收購或置換大股東的優質資產,以及尋找外部併購的機會,優化產業鏈結構,改善盈利能力。
蘇育洲指,信德作出轉型,有助減低虧損。(澳大官網圖片)
學者認為要調整價格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及講座教授蘇育洲認為,集團作出轉型的決定相信有助減少虧損;他又表示,疫情的影響始終是暫時性,應不會危及到渡輪業務的營運狀況。
有分析就認為,使用量下跌已成不變事實,船公司要節流才可應對難關,一方面要考慮將航班減少及整合,同時要減省人手,以節省開支。另外,或許要調降價格,以跟大橋的運輸工具抗衡,希望可以透過調整價格而帶回一定客量。
理工博彩教育暨研究中心教授曾忠祿也同意,在競爭下有需要調整價格方能挽回客源;但他補充,由於來往港澳的碼頭位置理想,多設在香港或九龍市中心,佔據直達市中心的優勢,故相信船務仍有一定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