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大炮或為本地鑄造

歷史學者指來自沙欄仔炮台
20/04/2020
113756
收藏
分享
歷史學者指來自沙欄仔炮台
歷史學者指來自沙欄仔炮台

大炮出土位置鄰近栢港停車場,文化局核查後沒有發現其他考古遺物。(文化局提供圖片)

文化局將對出土大炮作考證分析,暫時運往倉庫存放。(文化局提供圖片)

澳門開埠四百餘年,除了在地面上留下了五光十色的中葡風格建築,在地底下亦埋藏了不少歷史文物。市政署上周四於內港一帶開展水務工程時,於爹美刁施拿地大馬路近栢港停車場出口地底發現一支疑似文物大炮,一時引起坊間猜測其來源和歷史。有歷史學家推測,該大炮為本地製炮廠鑄造,已埋沒在內港海邊至少80年,可能對研究澳門古代史、軍事史等歷史文化具重要歷史價值。

本澳歷史學者陳樹榮昨(19)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雖然沒有掌握充分資料,但據他推測,該大炮是一家澳門開埠初期已成立、名為「波奴」的本地製炮廠鑄造,是當年葡萄牙人架設炮台所用,相信該大炮起碼已埋沒在海邊80年。

陳樹榮稱,葡人當年來到澳門,在高地及岸邊架設炮台,包括位於大三巴牌坊旁的大炮台、媽閣炮台、沙梨頭炮台等。現時在大炮台上看到的大炮為英國鑄造,而是次發現的大炮位於內港附近,他相信是架設在沙欄仔炮台,由於多種原因,沙欄仔炮台在清朝乾隆年間已被廢棄。直至上世紀20、30年代興建海邊馬路,炮台漸漸被埋沒。

陳樹榮又指,在內港一帶可能會有其他未被發現的大炮,但由於現時澳門四處也是高樓大廈,不容易發現大炮文物。對於後續保育工作,他建議在掘出大炮後應先對大炮進行清洗,估計在炮上會發現一些圖文,可能印有「波奴製炮廠」的標號,對研究澳門古代史、軍事史等歷史文化具重要歷史價值。陳樹榮補充,「波奴製炮廠」在澳門開埠初期已成立,在不少著名歷史建築物中,也能找到它的作品,如大三巴牌坊上的聖人、聖母銅像也是該廠作品。

炮台林立守護島城

大炮出土後,文化局經對現場環境進行詳細記錄,進行儀器定位及三維掃描。經查核後,確定附近範圍沒有發現進一步相關考古遺物,故已通知相關部門恢復施工。出土大炮被運送至倉庫存放,文化局將作進一步研究和分析。

澳門作為當年葡萄牙在遠東地區的重要據點,彈丸之地就有著十多個大大小小的炮台,雖然澳門市民或遊客可能只對聖保祿炮台(大炮台)較為熟悉,但其餘分布各處的陣地亦對當年海防起到重要作用。在澳門開埠之初,其守禦力量空虛,引來荷蘭覬覦。1622年,荷蘭艦隊聯合英軍一同大舉進攻澳門,當時少量守軍依靠簡陋的炮台擊退了強敵。經此一役,澳門此後逐漸構建起完善的城牆和炮台系統,時至今日成為了澳門歷史城區內重要部分。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