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一名九歲女童出現「復陽」情況,當局表示由於病毒量低,傳播風險可以忽略。(設計圖片)
新冠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昨日舉行例行發布會,介紹本澳疫情發展情況。(梁雄業攝)
本澳出現首宗「復陽」個案,據新冠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昨(31)日通報,本澳第39例確診病例是一名九歲女童,康復期間出現間歇性排毒的現象,亦即內地所指的「復陽」情況。有關消息引起社會諸多討論,民眾擔心患者康復後若「復陽」,是否代表體內仍然有可能存在病毒,又是否具有傳染力?雖然內地的復陽案例並未發現再次傳染的現象,有關病例仍引起不少擔憂。
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羅奕龍醫生昨日在應變協調中心新聞發布會上解惑,他稱「復陽」情況在醫學上是客觀存在及可預見的,但「復陽」不代表復發,由於病毒量非常少,傳染性可忽略。
羅奕龍醫生昨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本澳第39例患者康復期間,出現間歇性排毒的現象,亦即內地所指的復陽情況,在醫學上是客觀存在及可預見的。患者在康復過程中,視乎身體狀況,如病毒量少檢測結果可能呈陰性,但過一兩天後病毒量較多時就可能呈陽性。
他根據醫學觀察推斷,該時期的病人已感染一段時間,並產生抗體,故此在其體內的病毒量肯定不高,而最重要的是,核酸測試是測試病毒的RNA,等於人的DNA,例如在一位死者身上仍會測到DNA一樣,所以不排除在康復者身上檢測到的陽性結果為病毒的殘骸。現時沒有證據顯示康復其出現的陽性結果會為社區帶來傳播。
出院標準嚴格 社區風險低
他強調,「復陽」並非復發,後者還要視乎臨床判斷,如再出現症狀才是復發,全球病例中復發情況並不多,但就有復陽現象。
此外,院方對本澳康復者有較為嚴格的出院標準,康復者出院前要進行兩次相隔48小時的病毒核酸檢測,均為陰性才合符出院標準。再者,患者出院後還要接受14日的康復期隔離,旨在避免出現「復陽」現象而引起社會的擔憂;相關人士完成康復期隔離還需配合衛生當局要求進行14天的家居自我健康管理,加上平均一個月的住院期,大約近兩個月後才會真正重回社區,對社區的風險已是微乎其微。在全球而言,本澳對患者採取的措施是非常嚴格的。
返澳前已感染但無症狀
第39例患者是第34例患者的九歲女兒,她由菲律賓回澳時沒有出現任何臨床症狀,沒有發燒,沒有呼吸困難,亦沒有任何不適,而她的胸部CT檢查及兩次鼻咽部檢測均是陰性,IgM(初步病毒抗體)亦是陰性,但她的IgG(進階病毒抗體)抗體呈陽性,所以判斷她已感染新冠肺炎,病情有四周以上,應處於痊癒階段,為了安全起見安排她進行隔離觀察。
到3月30日,女童的情況同之前一樣,但一項鼻咽部檢測結果呈陽性,這與早前判斷她已感染四周並不矛盾,因為根據很多病人的情況,感染後期會出現「間歇性排毒」的情況,在四至五周後,亦有可能出現陽性或陰性結果。由於衛生局判斷是否確診只看核酸檢測結果,在核酸檢測結果上顯示她呈陽性,因此將她列為本澳第39例確診病例。
鍾南山:重複感染可能性小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曾於上月12日(3月12日)表示,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後,重複感染的機會很小,除非是極個別個案沒治好就出院,或免疫功能極差者。而「復陽」患者的密切接觸者目前並未出現被感染的情況。
另外,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涂遠超上月22日向傳媒表示,根據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對「復陽」患者監測情況及專家初步研究來看,目前暫未發現「復陽」患者傳染人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