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公布《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的運作》衡工量值式審計報告,指出澳門機場的行李處理系統(BHS系統)更新工程於2015年完成至今,因爲存在問題而不被民航局接受,一直未能正式運作。審計署認爲問題影響嚴重,CAM公司相關管理層成員態度消極,管理工作存在明顯不足。
報告指出,機場原有的托運行李安檢程序,由於是進行安檢後才辦理登機手續,所以存在著可將爆炸品放入已檢查的行李之風險。針對此這項顯著的問題,機場專營公司希望透過行李處理系統更新工程,以四層分級的自動化爆炸品檢測系統解決有關的保安漏洞。然而,該系統在驗收後仍存在根本性問題,因X光影像的缺陷令到相應機場安保程序存在安全隱憂,不為民航局接受,無法正式投入運作。
審計署認爲,機場專營公司相關管理層成員態度消極,使投入七千多萬元更換的新設備一直未能正式投入運作。直至特區政府於2018年6月指示要求改善機場保安後才成立工作小組跟進,並於接近9個月後批准有關升級方案。但升級方案根本無法完全解決系統的問題,風險依然存在。截至2019年4月,有關問題一直未曾正式於執委會及董事會進行任何匯報及討論。(編輯:陳駿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