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表示,鑑於本澳出現第11個確診個案,加上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政府決定明(17)日零時零分起,所有入境前14日曾到過中國(內地、香港、台灣、澳門)以外國家或地區的澳門居民、外僱及旅客,經本澳所有口岸入境時,須按照衛生局的判斷和要求,在指定地點接受14天的醫學觀察。
所有入境人士必須如實申報,違反者除可能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外,尚可被採取強制隔離措施。
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表示,政府首階段帶津培訓今日起接受報名,反應踴躍,他指出,帶津培訓並非只是發放津貼,而是需要完成培訓後對接工作,成功對接後才會提供津貼,而有關津貼是6,656元,且必須要完成課程及參與提供的工作,轉介工作包括燒焊、泥水、木工、電工和助理施工主管等。李偉農稱,會根據內地疫情變化,或會在下月加推至1,000名培訓課程名額,從而提升市民工作技能及對接工作等。目前建築業可提供1,520個崗位,電召的士駕駛員150名,六大博企提供2,627個崗位,強調有足夠崗位讓待業人士轉職。
有關本澳第11名確診新冠肺炎患者資料行蹤,患者為26歲女性,韓籍外僱,為澳門航空空中服務員,居住於石排灣馬路金峰南岸第5座。她於3月14日發病,出現輕微咳嗽症狀,15日下午1時左右不適,感暈眩及發熱,與未婚夫自駕至醫療機構就診。患者先到氹仔便民診所就診,體溫37.5度,隨即轉到當局離島急診就醫,體溫為37.7度,經診治及採樣後離院,而同日晚上被確診,並由專車送往山頂醫院隔離病房治療。
而有關患者出現症狀前14日行蹤,她在1月28日於放假前最後一天返工;1月30日至3月12日期間隨其未婚夫離澳前往葡萄牙波爾圖探親;3月12日至3月13日乘坐阿聯酋航空EK198由波爾圖至杜拜(座位:17B),阿聯酋航空EK380杜拜至香港(座位:31J);3月14日凌晨經港珠澳大橋抵澳後乘坐的士返回住所。
患者於3月14日14:10坐金峰南岸穿梭巴士到氹仔市區,於花城附近的上海餐廳和花城附近越南餐廳午餐;其後在附近活動,包括:藥房、韓國店購物及陪未婚夫剪頭髮,全程有帶口罩;約16:20在百佳與朋友匯合,接觸約30分鐘至1小時,期間有帶口罩;其後患者與未婚夫自駕回家晚飯。於3月15日上午11時在家早餐,鐘點家傭到其家中清潔,與患者相隔超過1米;其後患者於下午不適前往就醫。
衛生局局長李展潤表示,第11例韓籍外僱患者入境時體温通過測試,相信她當時沒有症狀,被當局評為屬中度風險,做完相關測試可回家,李展潤解釋相關做法正確,否認當局有防疫漏洞。他又指,患者回澳期間沒有與太多其他人士接觸,同時,她的男朋友作為密切接觸者,首次核酸測試也是呈陰性,相信傳播性及影響較低,呼籲市民無須恐慌,當局會按既定程序處理。
衛生局局長李展潤稱,本澳自疫情發生以來,實施了前所未有的防控措施,全澳市民萬眾一心,多日來保持零新增個案,也證明了措施取得階段性成果,全澳市民及政府的努力沒有白費,希望市民不要灰心。
他提到,隨著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疫情進入全球大流行,無論本澳防疫措施「做得幾好」也不能獨善其身,有新增病例是意料中事,是次新增病例提醒本澳的防疫工作要做得更好,不能鬆懈。他又勉勵全澳市民要保持自信心,做好防疫措施,堅持到底。
衛生局表示,本地第11列確診病人目前安置在山頂醫院進行抗病毒治療,病人入院時的CT是無任何肺炎的跡象,目前情況穩定,今天無發燒症狀。其男性朋友目前被評定為密切接觸者,目前已在高頂進行醫學觀察。至於其他的密切接觸者當局仍在追蹤中,之後會陸續安排到高頂進行隔離。他補充,澳門密切接觸者累計86人,有74人已解除隔離,但因第11例確診的出現,明日密切接觸者的數字可能會進一步增加。
被問及與第11例確診病例同機的26名從葡國返回澳門的學生,衛生局表示,26名學生中,有3人因為坐在病患較相近的位置,被評定為密切接觸者,而3名密切接觸者的其中一名,今日有發燒症狀,已送到特別急診作進一步檢查。另外23人則評為一般接觸者。
另外,26名學生在口岸入境時都有做即場健康評估,當時所有人均無症狀,同時為他們已取首次咽喉唾液樣本做了檢查,當中14人檢測結果為陰性,12人的檢查結果仍需等待。 (編輯:梁佩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