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2日,共有62個國家和七個國際組織向中國捐贈口罩、防護服等中國急需的疫情防控物資。(新華社圖片)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日舉行抗擊疫情國際合作有關情況發布會。(新華社圖片)
中國駐韓國大使館早前向大邱市捐贈口罩。(新華社圖片)
韓國新任駐武漢總領事早前在疫情期間抵達武漢履新。(互聯網圖片)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得到多方援助,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昨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截至3月2日,共有62個國家和七個國際組織向中國捐贈口罩、防護服等中國急需的疫情防控物資,其中巴基斯坦更拿出全國醫院庫存的口罩提供給中國。馬朝旭強調,疫情是暫時的,友情和合作是長久的。而當前中國疫情防控已取得顯著進展,一些國家的疫情在加劇,中方將「投桃報李」,向各國提供幫助。
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介紹,在抗擊疫情鬥爭中,有170多個國家領導人和4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的負責人向中國表示慰問和支持。截至3月2日,共有62個國家和七個國際組織向中國捐贈口罩、防護服等中國急需的疫情防控物資。馬朝旭指出,緬甸政府向中國提供大米,斯里蘭卡向中國提供紅茶,蒙古國捐贈30,000隻羊,巴基斯坦拿出全國醫院庫存的口罩提供給中國,形容這些捐助是雪中送炭,中國將銘記在心。
馬朝旭又舉例,蒙古國有一位在華讀書的十歲女孩,拿出自己的999元零用錢,分別捐給湖北等中國三個地方,希望病毒能夠快快散去,令人感動。此外,韓國新任駐武漢總領事早前也在疫情期間抵達武漢履新。馬朝旭表示,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同情和支持,中國人民會銘記在心。
馬朝旭並強調,在全球化時代,各國命運休戚相關,人類社會是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體,面對疫情,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獨善其身,「面對公共衛生安全這樣的全球性挑戰,是同舟共濟還是以鄰為壑?是並肩作戰還是隔岸觀火?是雪中送炭還是落井下石?這個答案不言自明」。
中國考慮向世衛組織捐款
馬朝旭表示,隨著全球疫情形勢的發展,一些國家向中國提出援助請求,中國已經向一些國家提供檢測試劑盒等物資,通過紅會、民間管道、企業和地方也分別向外方捐贈一些抗疫物資,同時還向伊朗派出醫療專家組成的志願團隊。中國正在推進向有急需的國家提供必要援助,包括韓國、伊拉克、柬埔寨、緬甸、斯里蘭卡等國家。同時中國也在考慮回應世衛組織呼籲,向世衛組織捐款。
馬朝旭表示,提出援助請求的國家很多都曾經向中國提供過捐助,所以中國幫助這些國家,一方面是幫他們應對疫情,同時也是投桃報李,因為中國人有一句話叫「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防控措施中外公民一視同仁
同時,在當前的形勢下,中國各地對來自疫情嚴重的國家或者地區人員入境後採取有關的檢驗檢疫和防控措施,比如測量體溫、14天居家或集中觀察等。馬朝旭強調,採取這些措施對於外國公民和中國公民一視同仁,希望疫情嚴重國家的人員來華時,能夠充分理解並且積極配合中國各個地方所採取的相應防控舉措。
接回1,300多名滯留海外公民
馬朝旭又表示,中國政府堅決維護海外中國公民的安全和正當權益,駐外使領館積極主動聯繫回國無門的湖北籍、武漢籍同胞,從世界各地協助接回1,300餘名滯留海外的中國公民。相應的,中國也高度重視在華外國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馬朝旭表示,疫情發生以來,中國為在華外國公民在醫療、生活等方面提供保障,並向他們提供疫情的資訊及諮詢服務。另外,很多地方政府把目前在華外國公民納入整體疫情防控體系和基層街道社區的工作機制,像中國公民一樣對待他們。
抗疫體現中國制度優勢
另外,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郭業洲表示,許多國外政黨政要在來電來函中都對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組織動員能力和執行落實能力表示驚嘆。一些國家政黨領導人說,從1月底到2月初每天都在觀看火神山醫院建造的直播,認為這凸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