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梁小姐認為,在家難以教會小朋友寫作業。(林嘉欣攝)
有家長表示,疫情停課期間,「做乜都要帶著小朋友」。(林嘉欣攝)
林宇滔認為,艱難時期大家要多行一步,家長自己要調整心態。(資料圖片)
停課期間,有家長帶小朋友到公園做運動。(林嘉欣攝)
新冠肺炎疫情的危機仍未過去,本澳非高等教育學校目前仍未復課,社會許多意見認為遲不復課或會對學生學業造成影響,也加重家長的負擔,然而在疫情影響下,究竟何時復課存在各種不同意見。
有學生家長向本報記者表示,她家中有三位小朋友,自己是全職家庭主婦,丈夫需要出門上班,平時要「一個人帶三個」,確實感到辛苦,但認為最重要是身體健康。
教青局教育研究暨資源廳廳長黃健武早前在應變協調中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本澳非高等教育學校復課須具備兩個條件,其一是廣東省連續14日無新增新冠肺炎病例,其二是鄰近的珠海市、中山市也宣布復課,澳門才會宣布在14日後復課。
黃健武指出,政府宣布復課後,學校人員需要時間做出復課準備,包括首星期學校職工要清潔、老師要做上課準備等,同時安排高三學生較早回校,其他年級錯峰返校。
然而雖然全國疫情趨緩,但各地仍有零星個案出現,其中廣東省2月27日新增一宗確診個案,令到復課日期再度推遲至少28天。
一個帶三個 女兒作業「完全唔識」
對於當局這樣的安排,社會上有許多不同意見。本報昨日走訪澳門居民區,聆聽家長對復課安排的看法。其中有不少受訪家長都表示何時復課無所謂,最重要是小朋友身體健康,能夠在安全的環境中上課。
居民余小姐表示,她家有三位小朋友,最大的女兒就讀四年級,其餘兩名仍讀幼稚園。她向記者表示,現時丈夫已上班,「一個人帶三個真喺好辛苦,依家出街買餸都要帶住佢哋」,而目前最大的煩惱便是小朋友們的學業。她坦言,小的兩個讀幼稚園還可以應付,惟大女兒的作業「完全唔識」。她希望本澳老師也能效仿其他地方的教學方式,例如遠程教學等。她稱幾時復課無所謂,最要緊小朋友身體健康,但希望學校能有時間讓孩子學習原本應該學完的課程。
有家長冀內地返澳學生先隔離14日
另一名家長梁小姐稱,目前兒子正就讀幼稚園K3,她認為在家根本沒法教會小朋友寫作業,但不會擔心兒子的學業跟不上,因早前教青局已承諾,開學後會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教授課程。家長王女士則希望學校可以盡早復課,因為小朋友始終在學校裡學習比較好,「家長教佢哋聽唔入去」,加上自身文化程度不高,有些科目的作業連自己都不會,如何去教小朋友。
至於教青局所公布的兩大復課條件,她表示贊成,但擔憂有小朋友因疫情關係一直留在內地未返澳,期望當局能多加關注從其他地區回澳的學生,直稱最好將他們隔離14日再去學校上課。
林宇滔:復課風險大家長心態要調節
本身也是家長的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不同學校有不同狀況,他認為學生健康最為重要,而學生自理程度有不同分別,主要都是家長心態上要有調節。他坦言在這艱難時期大家應要行多一步,「問自己做到甚麼,不是要求他人做甚麼,大家先要做好自己的事,而家庭永遠都是第一責任人」。
林宇滔指出,政府在制度上可避免一些責任上的問題,例如功課上的難度,但在於心態上,家長有責任解決家庭上的問題,因家庭永遠是學生第一責任人。
蔡梓瑜:老師出功課可強調閱讀理解
曾為學校校長的時事評論員蔡梓瑜表示,教青局指引學校在出功課給學生時「宜鬆不宜緊,溫故而知新」,但停課至今已很長時間,許多老師在出功課上重重複複已經「無得再出」,只能不斷在舊的東西上提高程度。他認為,澳門教育制度一直以老師為主、以功課為主,所以沒有老師帶領容易有衝突。他建議學校可以提出清晰指引,譬如出些較簡易的閱讀理解,而不是一昧要求「標準答案」,令家長「查書查到死」。此外,老師在這段期間也有很大壓力,建議未來復課後不要馬上追進度,有學校會利用上學期成績,放在下學期第一段,或許是一個解決學分問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