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李女士稱,不僅街市價格偏高,熟食檔也較少店開鋪,認為可能是受疫情影響。
市民近日要捱貴菜,市販預料天氣回暖後情況會好轉。
街市肉販未開工,故超市肉類銷情較佳。
今個春節,不少市民反映蔬菜價格貴得離譜,記者到下環街市視察,有買餸的市民表示菜價比平時貴一倍,但亦有菜販解釋,近日來貨價也比平時貴8至10元。貨源、寒冷天氣等問題都有影響,加上新型冠狀病毒影響下,內地市場人手不足亦導致供求不足,導致價格上升。
市民梁小姐表示,「菜心平時13蚊斤,今日要24蚊,貴足一倍!」旁邊的菜販稱,「來貨會都貴左一半啊!」一斤薯仔來貨都要9元。亦有菜販指,現時貨源不足,往時內地市場年初四起開工價格會開始回落,反觀今年可能部分外省員工受疫情影響無法開工,影響貨源。
亦有市民反映有魚類也比平時貴30元,有魚販表示,天氣寒冷也會影響食品貨源,預料天氣回暖後情況會好轉。市民李女士稱,不僅街市價格偏高,熟食檔也較少店開鋪,認為可能是受疫情影響。
連日來多間超市被拍到肉類早已搶購一空,有市販告訴記者,澳門基本上所有街市肉販都是年初八才開工,街市無肉買自然會去超市,故新年期間超市肉類銷情都較佳,不過亦有超市員工反映近幾日「搶得比較犀利!」而且來貨較慢,未能及時補貨,但強調「唔會無肉賣」。
經濟局及消費者委員會昨日 (29日) 巡查各區超市及菜販攤檔逾100間次,發現大部分超市的米和蔬菜已經陸續返貨,食油等主副糧食供應正常,假期後,各類貨品供應已回復暢通,零售價亦趨平穩。至於蔬菜及各種肉類供應維持充足,售價則稍高於春節前。政府部門高度關注市民提供商鋪等出售價太貴的個案,已重點巡查,有關商號已接受勸喻。同時呼籲市民不用擔心及不宜過量購存食物。(編輯:梁佩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