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官方通報中都將病毒起源指向販售野味的華南海鮮市場,但有不同意見認為病毒可能有其他的源頭。
美國《科學》雜誌26日發表名為《武漢海鮮市場可能並非新型冠狀病毒發源地》的文章,當中指出,有學者根據醫學雜誌《刺針》上發表的論文,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起源地表示質疑,認為病毒的起源可能另有他處。
《刺針》早前披露最早接受治療的前41名患者情況,其中有13例與華南海鮮市場無接觸史,當中最早出現的4名感染者中,有3人沒有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科學》雜誌指出,首批病人中最早出現的病例為去年12月1日,該病例與華南海鮮市場無接觸史。該病例和後續病例之間也沒有發現流行病學聯繫。
最早的感染可能發生在11月
美國喬治城大學傳染病專家盧西(Daniel Lucey)在接受《科學》雜誌訪問時表示,「13人和這個市場沒有任何聯繫。這不是個小數字。」他認為,如果資料準確,那麼最早的感染可能發生在去年11月。因為在感染和症狀出現之間有一段潛伏期。如果是這種情況,新型冠狀病毒最初可能源自其它地方,在更早的時候就已經在人群中悄無聲息地傳播,傳播到海鮮市場後,才在12月下旬出現華南海鮮批發市場的大量病例。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副院長黃朝林早前接受財新訪問時表示,從現在整個發病情況來看,海鮮市場已經不是唯一的暴露源,而是多源性的,但有較大可能來源於野生動物。(編輯:李世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