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環球經濟不穩,充斥不明朗因素,加之鄰近香港局勢,影響素來被熱捧的港澳聯程旅遊路線,令本澳旅遊業受到衝擊。旅遊局日前公布2019年的入境旅客達3,940多萬人次,按年升幅達10.1%。其中,大中華旅客、不過夜及留宿旅客等旅遊數據均有正增長。本澳旅遊業穩中求進,成績尚可。但根據旅遊當局內部預測,2020年的旅遊業就可能相對保守,甚至可能首次出現負增長。相信無論對於政府或是旅遊相關的各行各業,都要積極審慎應對。
根據旅遊局公布數據顯示,去年入境旅客近4,000萬大關,大中華市場有3,630多萬人次,升11.3%,內地、香港和台灣地區仍然位居三大客源地,並同時錄得正增長。國際旅客300多萬人次,下跌2.8%。其中,儘管菲律賓市場錄得35.6%的升幅,而唯一位列十大客源市場的長程客源地美國微跌1%。雖然周邊環境因素影響是一方面,但開拓國際客源的工作仍需再努力。
近年,在圍繞承載力的討論之下,澳門的旅遊業面臨調整大關。旅遊局推出《澳門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之後,已展開及跟進67個短期行動計劃的相關工作,逐步實現規劃所提出的關鍵目標及規劃建議。對於一個旅遊城市而言,遊客太多未必好事,遊客太少也會衝擊各行各業,均衡適度可持續發展才是硬道理。澳門可以趁著遊客增速放緩的條件之下,思考對策調整旅遊業,完善各項配套設施,規劃特色旅遊產品,提升旅遊服務業水平,增加澳門城市魅力及吸引力。在總體規劃檢討時,加強居安思危意識,增加預案機制,減少或避免外圍因素下行壓力對旅遊業的衝擊。
中美簽署首階段貿易協議預計會對內地經濟和澳門經濟帶來積極影響。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之下的各項利好政策,仍然要努力把握及謀求發展。本澳應積極加強區域合作,尤其是鄰近廣東省的合作。不僅是因去年內地逾2,700萬旅客中的45.9%來自廣東省,廣東市場衍生的其他市場以及產業也值得重視及合作。與此同時,旅遊業界也應提升自己,為迎接未來更廣闊的旅遊市場和平台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