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童助養小童 善念從小種

見證生命改變 由少買零食做起
10/07/2016
33111
收藏
分享
見證生命改變 由少買零食做起
見證生命改變 由少買零食做起
見證生命改變 由少買零食做起
見證生命改變 由少買零食做起

小朋友助養小朋友,產生的「化學效應」,可能較成人助養,會更有意義;海星小學為響應世界宣明會助養兒童計劃,以及教育小學生助人為本精神,全校師生過去幾年一同參與助養計劃,雖然助養小朋友數目不多,但從過程中讓小學生明白,原來在地球另一邊,有數不清貧窮到連上學都是一種奢侈的小朋友,只因命運不同,沒法享受基本教育。

「唔買咁多零食,留返啲錢幫下佢哋!」海星小學一名小二學生天真、直接地說出如何助人的理念。不說不知,除海星小學外,愈來愈多學校加入助養兒童計劃,全校師生一起參與,發揚助人精神。

負責助養兒童計劃的海星小學學校輔導處主任柯玟慧(右)與林文森神父(左)。前排是有分參與助養兒童的兩名小二學生,右是陳峻霖,左是王菀晶。 (梁佩茵攝)

海星中學是其中一間全校性參與助宣明會助養兒童計劃的學校,自2006年開始,並已完成一名國內兒童的助養計劃。負責有關活動的學校輔導處主任柯玟慧與林文森神父表示,為了助養計劃會不定期舉行大型的籌款活動,於今年初首次設計明信片及義買麵包作籌款方式,所籌得的款項約有40,000元,為歷年最多。

明信片均是由學校輔導處的職員設計,再由學校出資打印,當中明信片加入受助養兒童的生活相,讓家長們都能感受當中的意義。

被助養的雲南男孩不時寄信給海星小學反映情況,七年間見證著男孩的成長過程。 (梁佩茵攝)

助養男孩棄學從耕

柯玟慧稱,學校參與助養計劃至今,見證著一位來自雲南名叫李佳勝,由七歲的小男孩到14歲青年的成長過程,回信時的字跡也由稚氣變做工整,感覺非常窩心,該位來自雲南的男孩自2013年起已完成基本教育,為改善家中生活因而終止學業,與家人一起從事耕作,已結束助養計劃。

由2013年開始至今,學校正助養另一名緬甸的女孩,讓全校師生再一次見證成就生命的改變。

少買零食助養他人

現場兩位小二學生均有份捐款參與助養計劃,兩位均異口同聲說到有能力就要幫助有需要的人,而且長大後也會繼續參與助養,「唔買咁多零食留返啲錢幫下佢哋!」眼前的小朋友天真地說。

柯主任稱,學校一直有從小學開始透過不同活動灌輸學生們助人的理念,讓他們了解世界上有很多小朋友活在貧窮中,從而學會珍惜。

回信的字跡由最初的稚氣漸變工整,可看出被助養的男孩成長不少。(梁佩茵攝)

著得光鮮表示尊重

世界宣明會澳門分會經理謝筱薇提到,某些助養者會有些通病,如質疑被助養者相中的衣著太光鮮。她解釋,當助養孩子的家人知道相片是寄給遠方的助養者,也會盡力穿得體面,這亦反映他們對助養者的重視,但不代表他們生活狀況。同時宣明會呼籲助養者不要送太侈奢的禮物,以免用不著或對其他兒童有比較負面影響。

據介紹,世界宣明會透過「世界宣明會助養兒童計劃」,支持該會在助養孩子的當地社區,推行為期十至15年的「區域發展項目」,旨在為全面改善各項基礎建設,提供教育機會、清潔食水、營養食物、醫療保健,提升村民自給自足能力,由根本逐步解決貧窮問題,長遠建立一個脫貧自立的社區。

有份參與助養計劃的陳峻霖(左)和王菀晶均稱,會把少買零食的金錢省下來,幫助有需要的人。 (梁佩茵攝)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