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對「僧多粥少」以及沿用現行《經濟房屋法》的情況下,施家倫相信亦會出現一如2013年的戶型錯配、輪候時間長、一人家庭的申請者陪跑等問題。
政府於上月宣布重開經濟房屋申請,並公布有關申請條件,議員施家倫指,是次公佈的經屋房屋數量只有3,000多個,在面對「僧多粥少」以及沿用現行《經濟房屋法》的情況下,相信亦會出現一如2013年的戶型錯配、輪候時間長、一人家庭的申請者陪跑等問題。
施家倫期望新一屆政府能夠一改「研究諮詢」拖延施政的作風,將勇於擔當貫徹到具體的施政當中,盡快制定協助夾心階層安居置業的方案,令市民大眾可以做出更好地置業規劃,避免再次發生「萬九」公屋事件。同時,他期望政府在具體的行政程序中可以具備人性、科學的特質,包括如何運用智慧政務,透過部門數據共享,減少填寫資料手續,並且對於曾經申請過的市民,可採取只需要更新部分資料及聲明書,無須重新填寫,重複申請,這樣既可便利市民,又可減少前線行政人員的工作負擔。
此外,他又指有長者願意將私人物業的使用權與政府進行置換,以換取有電梯的社屋,期望政府可以正面回應居住在唐樓的長者訴求,以先行先試形式,推出使用權置換,切實有效改善舊樓長者住戶的生活情況,讓這些長者能夠感受到新一屆特區政府的溫暖施政,人性化處理。(編輯:梁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