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英國隨著美國一同出兵伊拉克以來,死難者墳頭草已三尺高,戰爭的陰影13年來卻從未遠去,如果沒有「伊戰」,敘利亞會不會是現在的樣子?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還會不會存在?伊朗會不會與西方達成核協議?可惜歷史從沒有如果,英國前日公布的《伊拉克戰爭調查報告》不僅比《戰爭與和平》厚四倍,也是一個更加真實而殘酷的故事。
伊拉克戰爭自2003年英美發動入侵以來,至2009年全面撤離為止,英國投入了天價的軍費與上萬兵力,除了造成179名英軍將士陣亡之外,從未給伊拉克帶來當初承諾的「穩定與和平」,英軍轄下的巴斯拉戰區更一度失控,混亂引發的教派、信仰與部族衝突,為伊拉克之後的全面崩潰、「伊斯蘭國」崛起種下了惡因。而全面戰爭更導致伊拉克境內25萬條生命斷送,數百萬人成為難民,戰爭種下的惡果直到現在都難以消化,由薩達姆人馬調教出來的「伊斯蘭國」,比當年的阿蓋達更加致命,如此大的投入沒有帶來絲毫的和平,伊拉克成為世界最大的恐怖主義訓練場,西方人被「聖戰士」恨之入骨,遇襲的風險相較2001年有過之無不及。如果說這場戰爭有所謂的贏家,只能是那些對美國充滿仇恨的恐怖組織與極端分子了。
無論是前美國總統小布殊或是前英國首相貝理雅,當時作出戰爭決定的人,現在都堅信沒有薩達姆的世界比過去更美好,假如真是如此,美國為何對出兵討伐「伊斯蘭國」如此躊躇不前,為何眼看著敘利亞陷入長達五年的戰爭地獄,「伊斯蘭國」又何以能在歐洲與中東掀起這麼大的風浪?
英國「伊戰」調查委員會主席齊爾考,以冷靜的語調,一字一句將這些人們心裡有數的結果陳述出來,代表的是英國仍然具有面對錯誤的能力,首相卡梅倫則強調會遵從報告的建議,但是這場本可以避免的戰爭,太多生命無故被浪費,造成的結果不是許多人可以修正或挽回的。
當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在聯合國義正言辭地指控阿蓋達組織的小角色扎卡維,是薩達姆的恐怖主義盟友時,這個曾經的邊緣人物得到了美國認證恐怖分子的權威,進而成了伊拉克境內遜尼派極端組織的領導人,而當扎卡維與阿蓋達決裂之後,他又成立了屬於自己的組織,發展成了後來的「伊斯蘭國」。當一個人要以不存在的理由指控另一人時,他撒的謊會衍生出另一個謊,到頭來還是會報應到自己的頭上。「伊斯蘭國」已被證實持有化學武器,而假若他們取得了更大規模殺傷性地武器,毫無疑問將會立即使用,最終讓美國圓滿了這個自我實現的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