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澳門特區成立20周年系列專題——普及教育 儲備人才
特區政府貫徹 教育興澳、人才建澳施政方針,提供15年免費基礎教育。(資料圖片)
本澳高校共設立四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蓬勃發展。 (新聞局圖片)
特區政府在公立學校開設中葡雙語班,普及葡語教育,培養中葡雙語人才。 (新聞局圖片)
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推動科普教育的工作。(新聞局圖片)
澳門特區政府成立以來,一直秉持「 教育興澳、人才建澳 」的施政理念,積極參與教育發展事務,對各教育領域的項目進行資助,在2007年已全面推行15年的免費基礎教育,積極完善高等教育體制建設,加大資源投入,保障學術自主,推動科研創新,致力培育各類優秀人才。
澳門教育目前以私立學校為主,私立學校佔學校總數的86%。但作為教育公平最核心的價值,基礎教育的推展和落實得到了特區政府的大力支持,投入了大量資源與物力支援師資和學生,特別是對私立學校就讀學生的學費資助,對落實「公共教育」以保障人民受教育的基本權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從2007年起,澳門特別行政區全面落實推行涵蓋了幼兒、小學和中學的15年免費教育,成為大中華區首個實施15年免費教育的地區。當局對於教育投入逐年增大,澳門學生就學免學費、雜費,且享有免費境外活動保險服務、書簿津貼、膳食津貼、學習用品津貼等。
改善教學環境
特區政府於2015年啟動「藍天工程」計劃,改善教學環境。澳門地少人多,教學用地寶貴,「藍天工程」推動改變裙樓校舍現象,目前有三所已遷出裙樓,另九所學校與政府簽訂了「藍天工程」意向書,政府按各校的處理方案推進批地、重建、興建、擴建等工作。2008年至2018年,政府教育發展基金投入15.8億元重建或擴建校舍,校園環境及生均面積顯著改善,生均面積2002年7.14平方米,年9.42平方米,2018年12.42平方米。
此外,經立法會通過的《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重新確立了澳門第二波教育改革的指導思路。
其一就是將教育服務的內涵擴大,打破過去教育只局限於學校系統的傳統,採取學校、家庭與社會配合的「大教育觀」,同時著眼於推進終身學習的「持續進修發展計劃」。
高等教育普及化
回歸後的澳門高等教育愈趨普及化,高中畢業生升學率由回歸初期約70%,上升至近年90%以上;與此同時,本澳現時高等院校共十所,儘管只較回歸前增加三所,但高等教育的整體規模卻呈現出倍數式上升。
學年,各高等院校教研人員共人,學生34,279人,課程280個;對比回歸初期,課程數量增加約50%,教研人員和學生均增加近三倍。此外,本澳高等教育亦愈來愈受到外地學生青睞,非本地生人數由回歸初期5,653人增加至現時17,992人,增幅超過兩倍;在非本地生增長的同時,本澳亦吸引了更多來自外地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教研人員來澳任職,多元的文化背景和學術傳統有利於創造更自由、更開放的學術環境和氣氛。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倡議的學生能力國 際 評 估 計 劃(PISA)本月初全球同步公布2018研究結果。研究發現,PISA 2018共有逾60萬15歲學生參與,來自79個國家/經濟體中,澳門學生的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三項都名列第三,成績歷史最佳。
教育素質穩步提升
高等教育方面,澳門政府近年先後加入三個國際高教素質保證組織,包括高等教育素質保證網絡(INQAAHE)、亞太素質保證網絡(APQN),以及美國高等教育認證委員會(CHEA)轄下的高等教育質素保證國際組織(CIQG)。
近年來,在國家和特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透過各高校自身的努力,本澳高校設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其他科研單位,逐步形成了一些優勢領域,在中藥質量研究、仿真與混合信號芯片設計、物聯網技術及太空科學等領域已經具備了相當紮實的研發基礎,形成了具有較高水平的研究團隊,並在國際學術界嶄露頭角。
學術科研蓬勃發展
過去20年,本澳教育事業取得長足進步,普及化、制度的完善、量與質的同步提升、學術科研活動的日趨活躍,無不一一證明本澳教育正在穩步向前發展。2019年2月,國家啟動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並提出要把大灣區建設成教育和人才高地,這為澳門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促進澳門自身的更快發展以及人才培養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