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首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劉良

推動「科教強澳」爭成產業上游
03/12/2019
20077
收藏
分享
推動「科教強澳」爭成產業上游
推動「科教強澳」爭成產業上游
推動「科教強澳」爭成產業上游

澳門科技大學校長劉良講座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成為澳門首位中國工程院院士。 (科大提供圖片)

澳科大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於2011年1月正式成立,是國家在中醫藥領域迄今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 (科大提供圖片)

澳科大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參與嫦娥項目核心研究。 (科大提供圖片)

澳門科技大學校長劉良講座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成為澳門首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實現了澳門特區無中國兩院院士零的突破。作為中醫內科學專家、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澳門科技大學)主任的劉良講座教授,對本澳中醫藥教育及研究的貢獻無法估量。劉良講座教授認為,澳門雖然土地受限制,但卻是把握成為科研產業源頭的機遇。獲得工程科學技術範疇最高稱號的劉良強調,將繼續致力推動「科教強澳」,讓澳門成為全國科研產業的「上游」。

對於獲選全工程科學技術範疇最高的學術稱號,劉良坦言能得此殊榮,自然是非常榮幸。但他亦非常謙虛,形容榮譽並非一人之力所得,是中央政府肯定、澳門政府支持、學術界及研究團隊的共同努力,應該一同分享豐碩成果。

提升教育質素 提升產業水平

劉良講座教授在2011年起擔任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2013年接任校長職位,為本澳高等教育貢獻良多,尤其在中醫藥研究方面,本身為中醫內科科專家的劉良,亦是澳科大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醫藥學科作為科技大學重點科系的聲譽,劉良功不可沒。「全澳門有70%中醫師從科大畢業,對澳門中醫藥發展非常重要」,他經常強調,要提升產業質素,教育最為重要,「澳門作為多元化城市,有一定的國際地位,應該建立恆常化與國際學術團體交流」。劉良認為,要推動一個地方的教育品質與學術研究水平,應該把握機會與其他學術機構交流。

不應劃地自限 澳門應成產業上游

雖然一般人認為,澳門是依賴博彩業為生的城市,但在劉良眼中,科研在澳門作為新興產業,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對澳門政府一直推動的產業多元化,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澳門地域小,選項有限,要發展產業需要工場,但澳門可作為產業鍊的上游,在教育、研究的工作上,地位難以取代」。

劉良講座教授認為,雖然澳門地方細小,科學研究要產業化,需要企業支援及工場生產,看似發展受到局限,劉良反而認為「其實發展的路很清楚」。

劉良講座教授解釋,發展科研無可避免需要企業的資源,尤其本澳中藥品牌,需要經過工廠加工生產,澳門在硬件上條件不足,其實有更多有利資源配合本澳科研發展,澳門獨特的國際地位,有條件舉行更多學術論壇、會議,尤其是中醫及月球與行星科學,澳門政府應將各類學術會議恆常化,設立專門的秘書處,從而加強本地科研人材與外地交流,同時吸引國際科研人才留澳發展,提升本地的學術水平,從而做到輸出技術,也就是劉良口中的「產業鏈上游」。

至於生產方面,劉良表示,國家發展大灣區的政策,澳門應該好好利用,尤其是鄰近的珠海及橫琴,正好成為本澳科研成果的生產基地,同時將技術輻射至全國,才是澳門科研產業的正確出路。

人物介紹

中國工程院(Chinese Academy ofEngineering)於1994 年成立,是中國工程技術界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中國工程院院士是國家設立的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

劉良講座教授,醫學博士,澳門科技大學校長、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項目顧問、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中醫藥技術委員會TC249第一工作組主席、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藥免疫專業委員會會長、澳門風濕病研究國際合作聯盟主席、澳門特區政府人才發展委員會委員、科技委員會委員。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