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飲一江水,思源懷祖國」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供水圖片展今(19)日舉行。
黃穗文表示,過去澳門的節水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由海事及水務局主辦的「『同飲一江水,思源懷祖國』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供水圖片展」今(19)日舉行。行政長官崔世安、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中聯辦主任傅自應、立法會主席高開賢、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等出席展覽的開幕式。
海事及水務局局長黃穗文致詞時表示,過去十多年裡,在粵澳合作機制下,第三條對澳供水管道,平崗—廣昌原水保障工程一期、竹銀水源系統工程,第四條對澳供水管道先後建成,以進一步保障澳門的供水保障能力。黃穗文續指,過去澳門的節水工作亦取得一定成效,居民的生活用水量一直保持在每人每日約155升,而澳門輸水管網漏損率已降至約8%,在鄰近地區亦屬領先水平。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主任王寶恩則稱,委員會正有序開展多項工作從根本解決澳門供水安全問題,包括牽頭編製《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保障規劃》,統籌做好大灣區水安全保障頂層設計、進一步健全水資源統一管理法律法規體系等,以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是次圖片展於氹仔客運碼頭一樓離境大堂舉行,展期至明年(2020年)5月18日。展覽圖文並茂地展出了澳門百年以來的供水歷史,並透過纪錄影片和實物展示,讓社會各界和全澳居民有系統地回顧澳門供水事務的發展脈絡。
(編輯:鍾佩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