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崔世安日前總結2019 財政年度施政工作並介紹2020 年財政年度預算安排,最為社會關注的,除了是延續現金分享計劃外,相信便是相關的房屋政策。當中特區政府宣布新一輪經屋申請將於本(11)月底開展,合共提供3,011 個經屋單位,以回應居民對公屋供應的訴求。
本屆政府即將完結,根據最新數據,截至今年9月,特區政府正式回收的土地有23幅,面積超過23萬平方米。為增加公屋供應,新城填海A區首期四個經屋地段和一個社屋地段已展開設計; 偉龍公屋項目實施性研究已經完成,並將開展地段平整工程。
其中,新城填海A區共有30幅公屋用地、預計興建28,000 個單位,本月底準備開隊的包括760 個一房廳、998 個兩房廳及1,253 個三房廳單位,合共3,011 個經屋單位,三房單位佔最多。
在中央支持及特區政府帶領下,過去十年澳門的經濟突飛猛進,期間亦落實了不少政策及收回多幅閒置土地,成績有目共睹。惟在部分社會民生事務方面的工作卻尚未到位,尤其是住屋等問題仍與居民期望有落差; 過去五年,政府興建的公屋,不時被立法議員批評只是「還舊債」,回應新需求上,經屋實際是零供應,社屋供應亦數量不足,無法保障基層市民的置業安居的需求。
澳門這十年的樓價計攀升不少,特區政府過去推出不少「辣招」為樓市降溫,包括青年首置貸款比例計劃、增購住宅加徵印花稅等,可惜成效不大,樓價依然高企,居民唯有寄望公屋。另一方面,政府雖回收多幅閒置地計劃大力推動公屋興建,但有關進度並不理想,相信即使本月底經屋再「開隊」,輪候隊伍或需等候一段時間才可上樓。
在澳門這個小城談「安居」,必然與城市總體規劃、壓抑樓價、興建公屋與新類型房屋、都市更新等政策有關,如何擴大公屋供應量,構建多類型房屋,提供不同階層,特別是夾心階層居者有其屋,以及如何推動舊區重整重建等,相信是新一屆特區政府面對的重要難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