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矚目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迎來歷史性時刻!施工四年,全長約23公里的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樑昨日成功「合龍」,標誌著這座連接港珠澳三地的跨海大橋正式貫通成型,亦意味著這項世紀工程開始進入衝刺階段。按照前日舉行的港珠澳大橋三地聯合工作委員會會議所設想,若港珠澳三地相關工程進度理想,大橋全線建設有望力爭明年底具備通車條件。
全長約23公里的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樑昨日成功「合龍」,標誌著這座連接港珠澳三地的跨海大橋正式貫通成型。 (新華社圖片)
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樑合龍工程早於前晚已經開始,原因是要考慮鋼鐵熱脹冷縮的性質,經過工程人員連夜施工,最後一塊鋼箱樑(俗稱「合龍段」)前晚深夜吊裝到位。至昨日上午10時20分,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局長朱永靈宣布,大橋「合龍段」開始焊接,標誌著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樑勝利「合龍」。
似「長虹臥波」,又如「蛟龍出水」的港珠澳大橋矗立在雲卷雲舒的海天之間,形成一道壯麗風景。 (新華社圖片)
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樑原定於8月「合龍」,對於為何提前一個月完工,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工程總監張勁文解釋,珠江口每年6月底至7月初都是颱風季,所以當局力爭在颱風來臨之前把大橋「合龍」,讓大橋處於一個相對安全的狀態,若未「合龍」就遇上颱風,大橋就會如懸臂般難以借力,更容易受颱風影響。
「 合龍」後的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樑一望無際,而且橋面寬闊平坦、四周景色壯麗,驅車在大橋之上簡直令人心曠神怡。 (互聯網圖片)通車需港珠澳同時具備條件
港珠澳大橋於2009年12月正式開工,橋樑工程隊伍在2012年7月進場,施工四年,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樑終於成功「合龍」,但要全線通車仍需穩步落實各項配套及後續工程,而且粵港澳三方已達共識,大橋需要三方建設工程同時具備條件才通車。
考慮到鋼鐵熱脹冷縮的性質,工程人員早於前晚已將最後一塊鋼箱樑從海面吊裝到橋面位置。 (互聯網圖片)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局長朱永靈介紹,港珠澳大橋總長55公里,主體工程除建設長達23公里的橋樑工程外,還包括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以及隧道兩端的東、西兩個人工島。他又指,鑑於主體橋樑現時已經「合龍」,橋面鋪裝、交通工程等後續施工亦將陸續展開。而島隧工程已沉放27節管節,已建隧道總長超過4,700米,超過總長度的80%。
港珠澳大橋三地聯合工作委員會會議前日在廣州舉行,大橋管理局黨委副書記、行政總監韋東慶接受傳媒採訪時透露,明年上半年有望完成人工島和海底隧道的主體工程,隨後將進行海底隧道的路面鋪裝,明年年底完成建築機電、環境保護、交通監控等附屬配套工程並進行聯合調試。
韋東慶表示,三方對於大橋通車時間仍在評估當中,希望珠澳口岸人工島、澳門及珠海連接線建設順利,以及長14公里的香港接線和配套工程能夠爭取在明年底全部完成。有時事評論員認為,這意味著大橋力爭明年底具備通車條件。大橋通車有賴港珠澳合力 學者籲政府發揮監理優勢
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樑「合龍」固然可喜,但要爭取明年底通車必須各施工方通力合作,緊抓進度。澳門公共事業關注協會理事長鄭仲輝(下圖)昨日接受本報訪問表示,若想大橋在明年年底通車,港珠澳三方必須充分配合,打個比喻,「三個人合力搬運一樣重物,其中兩個人出了死力,餘下一人則手軟腳軟,必定拖累同伴,結果是東西還是抬不起來。」被問及港珠澳三方要如何配合才能令大橋準時完工?鄭仲輝回應稱,中央雖負責大方向的統籌,但分工就要各自為政,現今珠海、香港的工程進行得熱火朝天,本澳要追上進度,不能再做表面功夫,而且要看清楚本身的長處及短板,長處是資金多,短板是大型基建經驗薄弱。
鄭仲輝建議,當局應儘快委託外國專家進行設計及執行工作,本澳只負責監理一職,「借助他人完成任務沒問題,都是一種技術一種學問。」至於連接大橋的聯檢大樓等工程,鄭仲輝認為,這種本土設施,由本地土工程公司負責會較合適。最後就是所謂諮詢公眾及業界的流程,鄭仲輝表示,顧及民意當然是好事,但更要是實效,否則一切也是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