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座垃圾房擬裝監測傳感器

市政署:垃圾管理走向個性化
24/10/2019
11248
收藏
分享
市政署:垃圾管理走向個性化
市政署:垃圾管理走向個性化

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李偉農(中)、委員杜淑儀(左),環境衛生及執照廳廳長馮惠星(右),昨日出席電台時事節目探討環境衛生工作問題。(劉凱輝攝)

本澳126 個垃圾房已安裝監測儀器即時監測及收集數據,圖為安裝效果示意圖。 (市政署提供圖片)

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李偉農、委員杜淑儀,環境衛生及執照廳廳長馮惠星,昨(23)日上午應邀出席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探討環境衛生工作問題等。

李偉農表示,本澳回歸前的生活垃圾收集依靠分布在各區街道共1,600個1,100公升的大型垃圾桶,造成垃圾外露、污水、臭味等問題困擾社區;當時的市政機構已於2001年興建第一座封閉式垃圾房,把街道的垃圾桶遷入房內,並設防菌、除臭等設施,大大改善衛生情況。

李偉農介紹,目前本澳已興建了126座封閉式垃圾房,並裝設監測傳感器,分析每座垃圾房的承載量變化,從標準化管理,走向個性化管理;此外、本澳現時亦設有89個壓縮式垃圾桶,承載量相等於30個街上的舊式1,100公升垃圾桶,大大減少收集次數以及基本上代替垃圾站。

擬下水道增設紅外線探測鼠患

在昨日的節目上,有聽眾反映,曾有人在空置地盤餵食流浪貓狗後,剩餘的食物惹來鼠患。李偉農回應時稱,現時街道上設有915個固定鼠餌點,明年預計會增至1,300至1,500個,政府亦將與廣東省生物科技資訊研究所合作,於下水道增設紅外線探測鼠患。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