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歷史枯燥乏味,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院助理院長林玉鳳則樂此不疲。為了解答澳門新聞出版史上一個問題,她花了十年走訪世界各地的圖書館,尋根究底,最終出版新書《中國近代報業的起點──澳門新聞出版史(1557-1840)》,為歷史填補空白。
林玉鳳透過新書展現澳門的歷史,內容比大家想象的更豐厚和有趣味。(李國星攝)
林玉鳳在中國人民大學唸新聞學碩士和博士,全因為博士指導老師方漢奇向她提出一個問題,促成今天的新書。「他問我為甚麼澳門第一份報紙是在1822年出現而非更早?」所有新聞史書籍都是這樣寫,有甚麼好懷疑?不過,觸覺敏銳的林玉鳳反而想盡辦法解決難題,最後在新書中證實1822年的《蜜蜂華報》不是澳門第一份報紙,而是比其早15年的《消息日報》(Diario Noticioso),歷史從此被改寫。
為了求證歷史真相,林玉鳳還找來識於微時的歷史學家文德泉神父訪問。
《家寶吉徵曰》一文在1831年刊登於由傳教士馬禮遜創辦的中文刊物《雜聞篇》,教外國人如何訓練華人家傭。
遠赴歐洲尋澳門史
起初只是博士論文的小題目,連林玉鳳自己也沒想到會出版成書。她先從澳門歷史入手,又花了不少時間看《清史稿》、《明史稿》和《澳門記略》等歷史文獻,但均無所獲。而後查閱英、葡文獻,「找到了一篇只得兩頁紙的論文,不過記載了很多從來未讀過的書。」雖然找到不少關於澳門出版業的線索,可惜這些關鍵資料遍布各地,加上當年的網絡資源尚未完善,她唯有趁寒暑假學生不用上課的日子,遠赴英國、德國、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地的圖書館和檔案館,把第一手資料找出來。
《中國近代報業的起點──澳門新聞出版史(1557-1840)》已於澳門文化廣場、葡文書局、星光書店和澳門檔案館等公開發售。
林玉鳳像偵探般查起案來,首站是擁有龐大資料庫的英國「大英圖書館」,她在那裡停留了兩個月。「幾乎每日8、9時便去圖書館報到。」有些珍藏典籍不能外借或複印,因此想看完整本書只能待在館內、用手抄寫或打字。她不放棄書裡的一字一句,雖然費神,但找到線索時很有滿足感,「有次我發現歐洲人當年抵澳時,使用中式木刻雕版來印刷羅馬字母。」她提起時仍然表現得像找到寶藏般興奮。
林玉鳳與恩師方漢奇亦師亦友,她畢業後經常回母校探望老師。
十年來從各國圖書館帶回許多珍貴書籍的影印,林玉鳳笑說:「每次只帶少量行李,因為要留空間放影印。」
在英險遇恐襲
追查過程歷經千辛萬苦,甚至與死神擦身而過。「有天心血來潮想省下兩塊英鎊,不搭巴士改為行路到圖書館。」林玉鳳途經英皇十字路和羅素廣場地鐵站,發現煙霧霾漫,全被警察封鎖。她不以為然,依舊到圖書館埋頭苦幹,突然從塔維斯托克廣場傳來巨響,數分鐘後館內通知需提早關門。後來她查看電話,發現多通未接來電,才知道大事不妙。那年是2005年的「倫敦七七爆炸案」,市內的地鐵和巴士於繁忙時段發生連環爆炸,恐襲釀成50死逾千人傷,她幸運地逃過一劫。
追尋歷史十年,經過重複確認資料的真偽和準確性,林玉鳳不諱言非常辛苦,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大概跟曾當記者有關。她回想初入行時發現新聞界的風氣較「合群」,怎麼跟在學院學到的理論大有落差?「那時不流行報獨家新聞,沒想到報獨家竟會得罪其他行家。」年輕時的她覺得是為公眾利益而行,無需理會太多,只是漸覺有些事不得不學圓滑些。
平面媒體要轉型
她對歷史的興趣源於中學時期的世界歷史課,「原來釀成二戰的原因,可以追溯至500年前。」她謂若能了解歷史運行的規律,就可預知未來,躲過曾經發生的災難。聽落有點像電影情節,她舉媒體科技作例子,「只要新科技出現,舊有的媒體必被淘汰。」她認為現今人人以網絡溝通,媒體已經追趕不上科技,像報紙、雜誌等平面媒體必定要轉型才有出路。
去年香港兩家老牌報紙因經營困難而結業或停刊,加上記者人工低乃眾所周知,單憑使命感不足以飽肚。「大陸和日本記者的地位和待遇,均較港澳台三地的高。」林玉鳳謂這跟文化相關,不少讀者覺得網上可以獲取無窮無盡的免費資訊,又何須另外買一份報紙呢?報紙賺不到錢,記者薪水自然低,她坦言不時提醒學生,媒體環境愈趨惡劣,但仍勉勵對新聞事業心懷壯志的莘莘學子,「這是個可在短時間內了解社會結構和人情世故的機會」。
馬禮遜對澳門報業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這是林玉鳳在英國的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找到的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