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8月新登記輕型汽車3,328 輛,較去年同期下跌約21.3%。(資料圖片)
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 辜文達
澳門機動車入口商會理事長鄭穎堯
今年澳門賭收陸續向下調整,零售業表現也有下行態勢,但原來跌幅最嚴重的是汽車業,市場淡風彌漫,首八個月銷售下跌近兩成,難怪從事汽車銷售逾廿年的吳先生(化名)也大呻:「今年新車銷售簡真是跌勢誇張」。業內人士或專家也預期,澳門車市未來情況也不容樂觀,全年有機會下跌兩成。
根據統計暨普查局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至8月新登記機動車共7,966輛,較去年同期減少18.7%,其中新登記輕型汽車(主要屬私家車)3,328 輛,較去年同期的4,230 輛下跌約21.3%。
事實上,汽車的銷售早幾年前已開始有下跌趨勢。吳先生表示,自2016年開始市道轉差、跌勢顯現,雖然在2017 年經歷「天鴿」風災後很多車輛被浸,政府出台換車稅務優惠,令2018年新車數量有所反彈,但亦與以往「好景」時相去甚遠。
澳門汽車銷售每況愈下,最大原因是三方面,一是今年經濟疲弱、二是政府近年政策傾向控制車輛數量、三是對環保車輛稅務優惠範圍收窄。
經濟疲弱影響購買欲
經濟方面,本澳上半年的經濟錄得負增長2.5%,行政長官崔世安及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也明言經濟表現有下行壓力。確實,本澳的經濟命脈賭收,今年很明顯是拾級而下,剛公布的9月賭收只有220億元,更是過去一年單月賭收最差勁的一個月,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也估計,今年賭收將下跌3%。
零售業也是不理想,首季零售業銷售金額204.6億元,同比下跌1%,第二季度為178.6億元,下跌0.8%。雖然兩個季度同比跌幅只屬輕微,但實情是零售銷售額自2016年至2018年均持續上升,卻在今年首現跌幅。
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辜文達指出,市民購車意欲跟經濟好壞息息相關,「嗰袋鬆動啲,購車意欲便強啲」,然而今年經濟出現下行壓力,市民則自然趨向保守審慎。
現時經濟前景不明朗,吳先生直言是降低市民購車意欲主因:「養車成本上升,停車費、維修保養、油耗、牌費保險等負擔日增,澳門市民自然會選擇不買車,或者縮減擁有的車輛數目。」
政策不支持
另一個主要原因令新車銷售下跌,跟政府政策不無關係,行政長官崔世安曾在施政報告中指出,政府將嚴格執行控車政策,將車輛年增長率控制在 3.5%以內。身兼交諮委的營業汽車工商聯誼會理事長凌世威表示,自從政府實施新交通政策、採取經濟手段調控車輛後,令市民養車成本增加。他說:「路面停車位不足,民居附近不少「街位」有減無增,駕駛者普遍感覺「抄牌」風險愈來愈高。」
政府一方面減少路邊泊車位的同時,伴隨著停車場收費提升,違泊罰款也由300 元倍升至600元,非咪錶位違例泊車開鎖費用更由300元提升至1,500元,與車輛有關的其他費用也在增長。
凌世威坦言:「如果政府用咗咁大嘅力度、咁多嘅措施,都冇辦法令到個數字下降,我先會覺得奇怪。」
環保車優惠範圍收窄
獲補貼的環保車輛種類大幅減少,對新車銷售也構成一定影響。澳門機動車入口商會理事長鄭穎堯表示,今年汽車銷售業界感受到市場反應一般,原因包括去年11月政府提高環保車稅務優惠標準,享有優惠的環保車輛由100多種型號減少至個位數字,大部分以往暢銷的環保車無法享受優惠,進而影響上半年銷售數字。
當局收窄購買環保新車稅務優惠範圍,根據財政局網頁資料顯示,現時符合環保汽車定義的只有三個品牌的六款車型,才可享受到最多六萬元的稅務優惠,間接提升購入車輛成本,因而降低購買環保新車的意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