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經濟改革放緩成為隱憂
08/10/2019
8857
收藏
分享
內地經濟改革放緩成為隱憂
內地經濟改革放緩成為隱憂

中國經濟陷於與美國的貿易戰中,經濟出現日益明顯的下行已是事實,但造成下行的原因除了貿易戰,還有自身的結構性問題。

世界銀行、中國財政部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日前聯合公布了《創新中國報告》,指出中國成長減速已成新常態,舊式成長引擎正失去動力,不能再靠勞動力增加、製造業擴張、出口擴張、開放外資等老路,需聚焦在「持續的生產力成長」。報告呼籲中國若要提高生產力,應「改革金融、勞動、土地市場」,並在國企及民企間「確保公平競爭」。

該份報告直指中國經濟問題的核心,即面對自身的結構性問題,解決之道是必須大幅改革,解決資源配置扭曲問題。報告中特別提到必須改革金融。惟人民銀行才剛又推出今年第三波的降準措施,今次定向降準只釋放人民幣1,000億元,全面降準則釋放人民幣8,000億元。顯示全面降準證實經濟情況嚴峻,亦意味著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不再設防,將再推升房地產市場泡沫危機,將導致一發不可收拾的金融危機。

這些貨幣寬鬆對實體經濟也有不良影響,皆因寬鬆資金往往流入產能過剩部門、支撑殭屍企業,擴大了銀行面對不良資產的壓力,這也正是長期來資源錯誤配置的具體呈現。

此外,國務院也放寬地方政府舉債,讓各地方政府可提前發行明年度新增額度,「以確保推動經濟成效」。地方債所衍生龐大地下影子金融危機是中國金融危機的一大部分,未來兩年半內到期的地方債將超過人民幣3.8兆元,這是重大金融風險;今年已有多起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對影子銀行違約,情形不容樂觀。地方政府舉債開發對房地產市場及過剩產能部門的推波助瀾,亦是資源配置扭曲的另一具體呈現。

總的來看,中國一直在施行深入骨子裡的慣性政策,無論從早年的特權經濟,到如今依然難以改變的國進民退、重度依賴宏觀調控、支撑房地產泡沫、放任地方政府舉債來刺激經濟,且幾乎所有政策都在引導嚴重資源錯置。這種調控思維目前仍無減少跡象,內地經濟想要真做到「改革金融、勞動、土地市場」,並在國企和民企間「確保公平競爭」來提高生產力,恐怕短期難以見到。至於美中貿易戰,也只是令問題更顯露而已。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