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邁入新階段,為發射貨運飛船而全新研製的「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前日(25日)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約603秒後,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近地點200公里、遠地點394公里的橢圓軌道,首次發射圓滿成功。「長征七號」搭載的返回艙,也順利在昨日下午於內蒙古東風著陸場成功落地。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空間實驗室任務順利開啟。
全新研製的「長征七號」運載火箭,25日晚間8時發射升空。(新華社圖片)
前日晚間8時,隨著「點火!起飛!」口令下達,「長征七號」運載火箭伴隨著巨大的轟鳴聲與耀眼閃光,從距離海岸線約800公里的發射平台騰空而起,拖曳著藍白色尾焰,遠離地平線,飛入浩瀚的夜空中。
發射211秒後,火箭拋離整流罩,地面跟蹤測量數據顯示,整流罩殘骸準確落入中國南海黃岩島附近海域。發射約603秒後,「長征七號」將多用途飛船縮比返回艙等載荷組合體,準確送入預定軌道,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總指揮張又俠宣布,「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圓滿成功。
「長征七號」全長約53米,重量達600噸,是首個採用三維設計與製造的首枚數字化火箭,發射採用全液氧煤油,屬於綠色環保火箭,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在載重部分,雖然「長征七號」外形與其他運載火箭相距不遠,但長達27米的助推器可以儲存更多燃料,提供更強動力,是現役其他運載火箭的兩倍,起飛總推力約達720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到13.5 噸,較其他運載火箭提高將近四倍。
首次發射面臨多項挑戰
此次發射不但是「長征七號」首次試射,也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230次飛行,「長征七號」以可靠、安全、無毒、無污染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為設計目標,是中國航天工程向前邁進的重要指標。首次執行任務,對新火箭及發射場都是嚴峻挑戰,據新華社報道,發射場總指揮張振中,用七個「新」形容此次發射任務,「全新測發流程、全新航太產品、全新技術狀態、全新設備設施、全新參試隊伍、全新指揮模式、全新氣候環境」。
而對首次執行任務的海南文昌航太發射場而言,挑戰的是中國第一個低緯度的發射環境,雖然離赤道較近,射向更寬廣,受地心引力影響程度也較低,但海南環境較潮濕,對發射系統及火箭本身的防水要求相對較高。張振中表示,文昌發射場較其他三個發射場更有效率、更便捷,未來貨運飛船、空間實驗室、空間站及深空探測航太器,都將從這裡升空。「這裡是中國航太的新起點」張振中說。
縮比返回艙成功著陸
「長征七號」此次攜帶五類共六項載荷物,其中包括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的多用途飛船縮比返回艙,於昨日下午3時41分成功於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東風著陸場南戈壁區著陸,返回艙以傘降系統著陸,外觀良好,狀態正常。
多用途飛船縮比返回艙昨日下午3時41分,在內蒙古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新華社圖片)
「神舟11號」10月中旬發射
「長征七號」首飛,是中國以建設空間站為目標的太空實驗任務第一次發射,接下來幾個月內,還將陸續發射「天宮二號」目標飛行器、「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舟一號」貨運飛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前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9月中旬將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10月中旬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載人返回艙將在11月中旬返回,並在明年4月發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武平稱,目前「神舟十一號」航天員已完成定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