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回顧 外交篇

中國外交70年 改變自己 改變世界
26/09/2019
24069
收藏
分享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1955年,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率領代表團,首次出席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個多邊外交場合-「萬隆會議」,並提出了「求同存異」原則。

2017年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屢創高峰。

1949年9月30日,剛剛閉幕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選舉產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向全世界鄭重宣布,佔人類總數四分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著,毛澤東按動電鈕,在義勇軍進行曲的雄壯旋律中,第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新中國的成立,是五四運動以來中國發生的重大歷史性事件,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中華民族發展進步從此開啟了新紀元。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本報將從外交、經貿、金融、教育、科技、民生、文體,以及本澳參與祖國發展等層面,來回顧新中國成立後的光榮時刻,一同慶賀祖國的光輝成就。

新中國成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始終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不承認一切中華民國政府或清政府所簽訂的條約,重新建立與外國的外交關係。

建國初期,世界在二戰後重建秩序,殖民主義與帝國主義的餘燼構建了新的秩序。在中共領導下,新中國實行「一邊倒」政策,加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陣營,在冷戰中對抗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當時,聯合國的席次由退守台灣的國民黨政府佔據,世界上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承認的「中國」是「中華民國」,新中國的外交有非常不利的開始。當時的世界,還未能清楚看見新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主張,未能聽見來自新中國的聲音。

和平共處五原則 奠定外交初心

1953年,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在會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具體內容為: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這不但成為後來中印關係、中緬關係的指導原則,也成為中國最重要的外交準則。

對於這五項原則,周恩來是這麼說的:「各國不分大小強弱,不論其社會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處的。各國人民的民族獨立和自主權利是必須得到尊重的。各國人民都應該有選擇其國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權利,不應受到其它國家的干涉。」中國的主張,對當時紛亂的國際秩序猶如一道清醒而理性的光芒。

1955年是中國外交史上值得被記載的一年,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率領代表團,首次出席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個多邊外交場合-「萬隆會議」。在這場會議上,周恩來提出了「求同存異」原則。

多邊外交初登場 部分國家露敵意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外交學與外事管理系教授兼系主任張清敏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中國外交70年,不但改變了自己,也影響著全世界,其中,「求同存異」的理念最為耀眼,至今仍具強大的生命力和現時意義。

張清敏指出,二戰後,民族解放運動風起雲湧,一些新獨立的國家於1955年4月在印尼萬隆召開了沒有西方殖民國家參與的會議,參與國總人口佔全球人口的一半,史稱第一次亞非會議或萬隆會議。

張清敏亦介紹了當時開會的情況。這次會議,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受邀後派出由周恩來總理兼外長為團長的代表團與會。會議開始後,大多數國家的代表在發言中表達了對和平友好的願望和對殖民主義的憎恨。但是,也有一些國家的代表在發言中把矛頭指向中國,攻擊中國政治制度,指責中國國內政策,懷疑中國的和平外交。西方一些國家不希望會議取得成功,期待中國代表團予以堅決反擊,從而使會議陷入針對中國的爭鬥。

休會時間起草求同存異原則 扭轉局面

面臨會議可能走上岔道的複雜局面,周恩來將原本準備的發言稿散發,利用會議休會時間起草了一個補充發言,提出了求同存異的原則。他說:「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在我們中間有無求同的基礎呢?有的。那就是,亞非絕大多數國家和人民自近代以來都曾經受過、並且現在仍然受著殖民主義所造成的災難和痛苦……從解除殖民主義痛苦和災難中找共同基礎,我們就很容易相互瞭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慮和恐懼、互相排斥和對立。」

他還提出,「我們的會議應該求同而存異……我們並不要求各人放棄自己的見解,因為這是實際存在的反映。但是不應該使它妨礙我們在主要問題上達成共同的協議。我們還應在共同的基礎上來互相瞭解和重視彼此的不同見解。」針對一些國家代表因不明真相而對中國的指責,他闡明了中國政府的政策,並誠懇邀請他們到中國訪問參觀,了解真相,增加互信。

周恩來的講話求同而不模糊界線,存異而不放棄鬥爭,表達了中國謀求與社會制度不同的其他國家發展友好關係的願望,受到了各國代表的讚揚。印尼、印度、緬甸三國總理等紛紛離座,爭相同周總理握手。緬甸總理稱,周恩來總理的演說是「對抨擊中國的人一個很好的答覆」。在會上曾發言攻擊中國的菲律賓外長也表示,「這個演說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現出民主精神」。周恩來的發言驅散了會場的烏雲,將會議的氣氛拉回到預定的主題上,推動了會議的成功。

萬隆會議結束後,29個與會國有六個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係,迎來了中國外交史上第二波建交高潮。

只有求同存異 才能謀求互利共贏

張清敏指出,「求同存異」既是認識問題、解決矛盾的一種方法,「也是一種外交思想和原則,外交不是為了消除差異,而是通過和平方式再存在差異的不同方面謀求利益的結合」。聯合國有193個成員國,面積大小和人口多有不同,歷史文化有異,社會制度有別,發展參差不齊,但共同生存在一個星球上,只有按照求同存異的原則,才能謀求互利共贏,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

透過這一原則的貫徹實踐,新中國成立70年來,陸續在外交工作上斬獲重大成果,除了多邊外交場合的勝利,在大國外交及周邊外交層面上也屢渡難關:1971年聯合國通過第2758號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取代「中華民國」的聯合國席位、1972年中日關係正常化、1978年中美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利堅合眾國的建交聲明》,隔年正式建交,到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8年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再到國家主席習近平推動的新時代外交工作,2013年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2017年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屢創高峰。儘管外交工作篳路藍縷,但求同存異,和平共處的原則始終如一,愈來愈多的「主場外交」活動也證明,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正在催生運轉世界的動力。

(編輯:李世達)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